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论适应性表征及其方法论意义
文献摘要:
适应性是主体适应其环境的特性,是物理演化系统和生物演化系统的本质属性,反映在认知上就是适应性表征.适应性表征也因此成为知识显现的方式和创造的核心,具有协调性、匹配性、互补性、模拟性和类比性,其表现方式有直接具象表征、间接具象表征、直接抽象表征和间接抽象表征,分别对应于经验主义、建构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和科学实在论.适应性表征的实现是通过科学理论核心概念的变化、定律的凝练、理论的更替、模型推理和世界观的改变展开的,具有经验上的适当性.这种经验适当性不仅是感知层次的体验,更是一种认知模式.在认知意义上,经验也是基于心理模型的,心理建模的路径有思想语言、心理表象、心理命题、思想实验和心理模拟推理.这种基于心理建模的适应性表征为科学认知和科学发现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
文献关键词:
适应性表征;科学认知;心理建模;方法论
作者姓名:
魏屹东
作者机构:
山西大学 哲学社会学学院,山西 太原030006
引用格式:
[1]魏屹东-.论适应性表征及其方法论意义)[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21-31
A类:
心理建模
B类:
适应性表征,方法论意义,生物演化,本质属性,匹配性,互补性,模拟性,类比性,表现方式,具象,应于,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实在论,科学理论,核心概念,更替,模型推理,适当性,感知层,认知模式,认知意义,心理模型,表象,思想实验,心理模拟,科学认知,科学发现
AB值:
0.43001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