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计算法学的未来:审思与前瞻
文献摘要:
作为一门尚处于概念凝练、知识酝酿阶段的新学科,计算法学的实践效果还未充分显现,其前景有着不确定性.充分应用统计学知识、机器学习方法的计算法学与法律实证研究本质上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两者在研究对象和方法等方面具有共通性.计算法学应该在法律实证研究基础上衍生与拓展,成为实证研究的2.0版.具备公开且定量化、可以模式识别、具有相对确定数量关系的数据才能被有效计算,计算法学的核心方法应是统计学与机器学习方法,其关键是获得较高的数据拟合度,通过分析历史数据,"预测"法律的运行现象.此类预测虽然可以揭示法律现象之间的"相关性",但难以发现法律实践的"因果律".相比法律人的决策,机器学习式的计算在视角、效率、成本收益等方面存在局限性.未来,计算法学需要结合我国法律数据的"本土资源",探索可行的法律计算思路与计算方法,致力于揭示法律实践规律,验证、补充和修正法学理论,以打造中国计算法学的"拳头产品",促进计算法学的落地生根.
文献关键词:
计算法学;法律实证研究;计算科学;机器学习
中图分类号:
[1]
政治、法律(D)
作者姓名:
左卫民
作者机构:
四川大学法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左卫民-.中国计算法学的未来:审思与前瞻)[J].清华法学,2022(03):196-208
A类:
B类:
国计,计算法学,审思,酝酿,新学科,实践效果,应用统计学,机器学习方法,法律实证研究,一体两面,共通性,定量化,模式识别,数量关系,数据拟合度,历史数据,法律现象,发现法,法律实践,因果律,法律人,成本收益,国法,法律数据,本土资源,正法,法学理论,拳头产品,落地生根,计算科学
AB值:
0.3368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