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长江中游双季玉米种植模式周年气候资源分配与利用特征
文献摘要:
探明长江中游双季玉米不同类型品种搭配模式的周年产量及气候资源分配与利用特征,可为该地区双季玉米种植模式应用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于2015—2017年在湖北武穴开展定位试验,定量研究了双季玉米不同品种搭配模式的周年产量、生物量及光温水资源分配与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搭配模式[低积温品种-高积温品种(the low GDD variety-high GDD variety,LH)、中积温品种-中积温品种(the medium GDD variety-medium GDD variety,MM)、中积温品种-高积温品种(the medium GDD variety-high GDD variety,MH)和高积温品种-中积温品种(the high GDD variety-medium GDD variety,HM)],两季间光温资源分配差异较大,HM搭配模式第一季和周年积温和辐射分配量显著高于MM、MH和LH搭配模式,而第二季积温和辐射分配量显著低于其他模式;HM模式第一季积温和辐射分配率分别为49%和52%,第二季积温和辐射分配率分别为46%和44%,两季积温和辐射比值分别为1.1和1.2.4种搭配模式季节间及周年降水量无显著差异.不同品种搭配模式季节间光温资源分配差异导致产量和生物量变化较大,由于HM搭配模式两季光温分配与玉米生长需求匹配度较高,其周年产量、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高于MM、MH和LH,3年平均增幅分别为8.4%~24.5%和9.7%~29.6%;HM周年光温生产效率、籽粒及总生物量光能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MM、MH和LH,其中周年积温生产效率平均增幅2.9%~14.3%,周年辐射生产效率平均增幅5.5%~18.4%,籽粒及总生物量光能利用效率分别提高0.05%~0.16%和0.16%~0.39%.通过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分析,HM搭配模式可作为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最佳的品种搭配方式,为该地区双季玉米种植模式的大面积应用推广及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文献关键词:
双季玉米;品种搭配;资源分配;产量;资源利用效率
作者姓名:
王丹;周宝元;马玮;葛均筑;丁在松;李从锋;赵明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100081;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玉米研究所, 内蒙古通辽028042;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 天津 30038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丹;周宝元;马玮;葛均筑;丁在松;李从锋;赵明-.长江中游双季玉米种植模式周年气候资源分配与利用特征)[J].作物学报,2022(06):1437-1450
A类:
B类:
双季玉米,玉米种植,种植模式,气候资源,品种搭配,配模,周年产量,模式应用,应用和发展,武穴,定位试验,定量研究,不同品种,温水,水资源分配,low,GDD,variety,high,LH,medium,MM,MH,HM,两季,第一季,年积温,配量,第二季,分配率,节间,年降水量,玉米生长,匹配度,干物质积累量,籽粒,总生物量,光能利用效率,积温生产效率,过产,资源利用效率,效率分析,长江中游地区,玉米高产,高产高效,高效种植,应用推广,种植结构优化,优化调整
AB值:
0.219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