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吉林省中部黑土区秸秆全量深翻还田条件下春玉米氮肥适宜用量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基于多年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试验,探究吉林省中部黑土区春玉米氮肥适宜用量及群体氮素累积与分配特征.[方法]本试验于2017—2019年在吉林省公主岭市进行,为双因素田间试验.主因素为施氮水平,分别为0?(N0)、60?(N60)、120?(N120)、180?(N180)、240?(N240)、300?(N300)、360?(N360)?kg/hm2;副因素为品种,分别为富民985?(Fumin?985)和翔玉211?(Xiangyu?211).测定不同生育时期玉米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吸氮量及产量构成.[结果]增施氮肥对玉米产量影响显著,年份、处理、品种对产量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交互作用.N0处理的产量随着年限的增加而逐年递减,2018年和2019年相比于2017年产量分别降低10.9%和26.2%;各处理间差异也逐渐增大,2017年N180处理比N0处理产量增加23.2%,到2019年N180处理比N0处理产量增加55.1%;品种间比较,2017—2019年翔玉211产量均高于富民985产量,并且翔玉211适宜施氮量略高于富民985适宜施氮量.春玉米干物质积累量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不同氮肥处理的茎、叶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积累量均于吐丝期至乳熟期达到最大值,成熟期N180处理的茎、叶、籽粒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不同施氮水平下,花后氮积累量分配比例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不同施氮水平下,秸秆理论带入全氮养分量差异明显,且不同施氮水平的氮还田量随着秸秆还田年限的增加而逐渐上升,2017年,N300处理下氮还田量最高,为68.9?kg/hm2,较N0、N360处理分别增加155.0%、15.2%;2019年,N240处理下氮还田量最高,为109.9?kg/hm2,较N0、N360处理分别增加156.7%、33.4%.本研究以2017和2019年数据拟合方程,计算得出秸秆全量深翻还田后玉米最佳经济产量为13028?kg/hm2,适宜氮肥用量为162?kg/hm2.[结论]在吉林中部黑土区,多年连续秸秆全量深翻还田条件下,虽然年际条件、品种对产量有显著影响,氮肥依然是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适宜的氮肥用量有利于提高吐丝至乳熟期玉米的干物质积累.本试验条件下保持产量水平12~13?t/hm2的氮肥适宜用量为160~165?kg/hm2.
文献关键词:
秸秆深翻还田;玉米;品种;氮水平;秸秆氮量;产量;吸氮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兴吉;王岭;程松;刘剑钊;王艺霖;逄娜;梁尧;张水梅;任军;蔡红光
作者机构: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 13003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兴吉;王岭;程松;刘剑钊;王艺霖;逄娜;梁尧;张水梅;任军;蔡红光-.吉林省中部黑土区秸秆全量深翻还田条件下春玉米氮肥适宜用量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2(05):835-844
A类:
Fumin,Xiangyu,秸秆氮量
B类:
吉林省中部,黑土区,春玉米,适宜用量,玉米秸秆,氮素累积与分配,分配特征,公主岭市,双因素,田间试验,主因,N0,N60,N120,N180,N240,N300,N360,hm2,富民,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吸氮量,产量构成,增施氮肥,玉米产量,产量影响,年产量,各处,种间,适宜施氮,施氮量,略高于,先上,氮积累量,吐丝,乳熟期,成熟期,籽粒,不同施氮水平,分配比例,带入,全氮,氮养分,养分量,还田量,秸秆还田年限,年数,数据拟合,拟合方程,经济产量,氮肥用量,吉林中部,年际,玉米高产,高产稳产,试验条件,产量水平,秸秆深翻还田
AB值:
0.29425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