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播种期对不同小麦品种植株表型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探究播种期对不同小麦品种植株表型和产量的影响,选用我国黄淮麦区推广的15个强筋、中强筋和中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10月25日(冬前积温为319.9℃·d)和11月15 日(冬前积温为83.4℃C·d)两个播种期处理,对不同处理下小麦株高、节间长、产量及其构成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将播种期由10月25日推迟至11月15日,所有品种出苗时间均延迟到越冬后;86.7%的品种伸长节间数量发生变化,其中33.3%的品种部分单茎由4个节间或5个节间增加为6个节间,另有33.3%的品种部分单茎由4个节间增加为5个节间,20%的品种部分单茎则由5个节间减少为4个节间;参试品种的平均株高、基部第一节间和穗下节间长度均显著降低.根据小麦籽粒产量及播种期由10月25日推迟至11月15日后籽粒产量的变化幅度,均可将参试品种分为高产和低产两类.其中有2个强筋和2个中强筋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在两个播种期下均较高,2个强筋、1个中强筋和1个中筋小麦品种产量在两个播种期下均较低.将播种期由10月25 日推迟至11月15日,3个强筋和1个中筋小麦品种产量降低幅度较大.通径分析表明,穗粒数降幅对籽粒产量降幅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为0.419 9,说明播种期由10月25日推迟至11月15日时,穗粒数减少是导致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在冬前积温为319.9℃·d的条件下,参试的强筋、中强筋和中筋小麦品种平均籽粒产量无显著差异,过晚播种(冬前积温为83.4℃·d)显著降低了强筋、中强筋和中筋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其中强筋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降幅最大,达40.6%,其次为中筋小麦品种;中强筋小麦品种籽粒产量降幅最小,为 30.5%.
文献关键词:
播种期;植株表型;籽粒产量;小麦品种;品质类型
作者姓名:
王鑫悦;尚丽;林祥;王东
作者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鑫悦;尚丽;林祥;王东-.播种期对不同小麦品种植株表型和籽粒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22(09):1099-1108
A类:
B类:
播种期,植株表型,籽粒产量,黄淮麦区,中筋小麦品种,冬前积温,不同处理,株高,推迟,出苗时间,迟到,越冬,伸长,间或,加为,参试,基部,第一节,节间长度,小麦籽粒,低产,强筋小麦,种籽,通径分析,穗粒数,直接通径系数,过晚播,品质类型
AB值:
0.1744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