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逻辑框架与实践路向——基于晏阳初乡村改造理论的启示
文献摘要: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教育赋能.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晏阳初的乡村建设可为新时代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提供理论与实践启示.为有效实现教育在促进乡村建设中的功能作用,借鉴吸收晏阳初乡村改造理论,并依据系统思维构建"三阶段、六测度"的教育赋能乡村振兴逻辑框架,分析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遭遇与挑战,发现资源配置中赋能专业不对口与资源适配不理想,实施运行中协同共育不聚焦与发展创新不显著,效果评价中目标反思不深入与改革拓展不系统.新时代基于全面推进乡村社会发展的背景,在晏阳初"平教"经验的传承与时代革新中,赋予"四大教育"时代内涵,建构共生性的教育资源输入机制;强化"三大方式"整体逻辑,建立协同性的赋能发展转化机制;赓续"民为邦本"精神血脉,建成长效性的教育改革输出机制.
文献关键词:
乡村振兴;教育赋能;晏阳初;乡村改造;平民教育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辉蓉;毋靖雨;宋宇轩
作者机构: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 400065;西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重庆 40071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辉蓉;毋靖雨;宋宇轩-.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逻辑框架与实践路向——基于晏阳初乡村改造理论的启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6):165-175
A类:
B类:
教育赋能,逻辑框架,实践路向,晏阳初,乡村改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新时代教育,实践启示,功能作用,系统思维,思维构建,对口,协同共育,发展创新,乡村社会发展,大教育,时代内涵,共生性,整体逻辑,协同性,展转,转化机制,赓续,民为邦本,精神血脉,长效性,平民教育
AB值:
0.3591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