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公众危机意识、媒体传播偏向与舆论的回归
文献摘要:
公众危机意识不断提升,是有效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与公共危机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同时也是当前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中较为显著的短板.在以互联网为传播介质的传播主体极端多元化的时代,公众危机意识正变得越来越难以跟上整体形势的发展要求,时常呈现出一种亦步亦趋和应接不暇的状态.从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特征的角度,结合公众与传播媒介之间的互动,除了受 自身认知固有局限性的影响,无疑也应认识并特别关注"传播"对公众危机意识的影响问题.因为持续的媒体和传播偏向,既是对其"修补社会秩序裂缝机制"角色的背离,同时也可能会导致公众危机意识的零散结构和胶着状态,而公众在风险识别与危机预防方面的"跟随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危机意识的本质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媒体与传播的偏向可能会重新定义、遏制或重构公众危机意识,并在展示出局部风险"社会放大"效应的同时,也完成了对整体社会风险的全面解构和持续缩小.为此,须要通过政府的主导与引领、媒体的预警与教育,以及公众的辨识与参与,来打破公众危机意识与媒体和传播偏向之间的不良互动与恶性循环,并促成局部乃至整体社会舆论生态平衡,进而实现公众危机意识的有效改善与持续提升.
文献关键词:
公众危机意识;应急管理;媒体与传播偏向;舆论生态
作者姓名:
李宏
作者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辽宁大连116025
引用格式:
[1]李宏-.公众危机意识、媒体传播偏向与舆论的回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5):136-147
A类:
公众危机意识,媒体与传播偏向
B类:
媒体传播,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体系,传播介质,传播主体,正变,跟上,亦步亦趋,应接不暇,心理过程,传播媒介,别关,修补,社会秩序,背离,致公,零散,散结,胶着状态,风险识别,危机预防,本质特征,重新定义,展示出,出局,社会风险,恶性循环,社会舆论,舆论生态,生态平衡
AB值:
0.2473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