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营改增"、生源流动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文献摘要:
2012年开始的"营改增"政策改革试点,为评估集权化的财税体制调整对基础教育的生源流动及其资源配置均衡的影响提供了可行路径.基于双重差分研究设计的回归结果发现,控制城市人口比率等条件下"营改增"政策平均提升了市区学生份额1.171个百分点,政策同时提升了市区相对校均学生规模,而市区相对生师比没有受到政策的显著影响.这可能意味着政策改革显著冲击了既有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发展路径,引起生源不成比例地向城市市区流动.地方财政平衡能力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前期中小学撤并程度差异,协助解释了政策效应的异质性.机制分析发现,"营改增"不太可能通过政府教育供给能力机制影响教育资源配置和生源流动,更可能是通过教育需求转移机制加速县域人口向城市流动和带动基础教育需求向城市集中.未来要顺应就业人口流动趋势,提升中小城市吸纳教育人口流入的能力,同时加强地市范围内市区与非市区的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
文献关键词:
营改增;需求转移;生源流动;基础教育
作者姓名:
陈建伟;苏丽锋
作者机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引用格式:
[1]陈建伟;苏丽锋-."营改增"、生源流动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06):162-174
A类:
生源流动
B类:
营改增,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改革,改革试点,集权化,财税体制,可行路径,双重差分,城市人口,百分点,生师比,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发展,不成比例,地方财政,财政平衡,平衡能力,能力差异,撤并,政策效应,机制分析,不太可能,教育供给,供给能力,机制影响,教育需求,需求转移,转移机制,城市流,市集,就业人口,人口流动,中小城市,人口流入
AB值:
0.3491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