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热习服分子机制、特异性标志物及遗传差异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来自适温地区的人进入高温地区,作业能力降低是普遍现象,而热习服可提高人体热耐受能力.本文主要从生理功能、生化代谢和表观遗传等多个角度综述热习服形成的分子机制以及热习服后机体产生的特异性关键标志物,并探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在探索不同热适应能力人群中主要遗传差异的实施策略.热习服可改变人体中枢及外周热效应器的敏感性,通过调节心肌自主神经张力降低心率及增加每搏输出量,实现减少内源产热及加快外源散热的目的.热习服机体增强了醛固酮和精氨酸加压素等保水保钠激素的分泌以及饮食中NaCl的富集,最终扩张血浆容量以维持心血管稳定性.热习服后热休克蛋白(HSP)转录活性增强,线粒体呼吸链钙释放增多,其中HSP70是潜在的鉴别热适应良好者(热区士兵、消防员、运动员等)及较差者的关键遗传指标.机体血浆中适度高Na+、高Cl–、高Ca2+及低K+有助于增强机体耐热能力、促进热习服形成,可作为热习服研究的潜在标志.人群热习服的训练效果具有较大的异质性,热习服是如何增强人体的热耐受能力以及这种热耐受可塑性与先天遗传和后天表观遗传修饰存在怎样的平衡尚需深入研究.
文献关键词:
热习服;分子机制;生物标志物;表观遗传;基因
作者姓名:
胡明;李萍;刘吉洛;曹广文;谭晓
作者机构:
海军军医大学海医系海军流行病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明;李萍;刘吉洛;曹广文;谭晓-.热习服分子机制、特异性标志物及遗传差异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学杂志,2022(10):1034-1041
A类:
B类:
热习服,遗传差异,差异研究,作业能力,普遍现象,体热,热耐受,耐受能力,生理功能,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热适应,力人,实施策略,可改变,热效应,效应器,自主神经张力,每搏输出量,产热,散热,醛固酮,精氨酸加压素,等保,保水,NaCl,血浆容量,血管稳定性,热休克蛋白,转录活性,线粒体呼吸链,HSP70,好者,热区,士兵,消防员,运动员,Na+,Ca2+,K+,耐热,热能,训练效果,可塑性,先天遗传,后天,表观遗传修饰,尚需,生物标志物
AB值:
0.3363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