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密度稻-鲤-罗非鱼综合种养系统的鱼类生理生化及稻田环境特征
文献摘要:
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生产模式,但是在养殖产量方面需要技术改进与革新.本研究在稻渔综合种养"三江模式"的基础上,混养金边鲤(Cyprinus carpio var.Jinbian)和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GIFT strain),并且提高养殖密度,探讨提高养殖密度和增加养殖品种对三江地区稻渔综合种养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影响.经过为期145 d的实验发现,高密度混养组(IDh)鲤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低密度混养组(IDl)和鲤鱼单养组(SD),分别达到了415.3%和1.2;IDh组罗非鱼的增重率显著高于IDl组,达到4918.0%(P<0.05).养殖密度和混合养殖对养殖鱼类的消化道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以及肝脏过氧化氢酶活性产生了影响,具体表现在:IDl组鲤鱼消化道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IDh组和SD组,IDh组鲤鱼消化道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而IDh组鲤鱼肝脏过氧化酶活显著低于IDl组和SD组(P<0.05);IDh组罗非鱼消化道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IDl组(P<0.05).鱼类混养和不同的养殖密度同样影响了稻田及鱼坑的水质环境.稻田中SD组氨氮(ammonia-nitrogen,NH4-N),IDl组硝酸盐(nitrate-nitrogen,NO3-N)和亚硝酸盐(nitrite-nitrogen,NO2-N),IDh组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Cr)和有机质(organic matter,OM)降低幅度最大;在鱼坑中,SD组NH4-N,NO3-N和NO2-N,IDh组TN,CODCr和OM,IDl组TP降低幅度最大.综上所述,本研究在稻渔综合种养中采用的养殖密度或者混养罗非鱼并未对养殖产量、稻田和鱼坑水质造成负面影响,而是在一定程度加快了营养物质循环,提高了养殖效益.可以在本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稻渔综合种养的鱼类养殖密度,以期提高生产效益.
文献关键词:
稻渔综合种养;养殖密度;鲤鱼;罗非鱼
作者姓名:
衣萌萌;莫洁琳;莫航;王淼;翟婉婷;王贺;刘志刚;高风英;曹建萌;可小丽;卢迈新
作者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动物免疫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80;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三江545500
引用格式:
[1]衣萌萌;莫洁琳;莫航;王淼;翟婉婷;王贺;刘志刚;高风英;曹建萌;可小丽;卢迈新-.不同密度稻-鲤-罗非鱼综合种养系统的鱼类生理生化及稻田环境特征)[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22(05):966-977
A类:
Jinbian,IDh,IDl
B类:
不同密度,生理生化,稻田环境,环境特征,稻渔综合种养,生产模式,养殖产量,技术改进,混养,金边,Cyprinus,carpio,var,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GIFT,strain,养殖密度,养殖品种,三江地区,经济和生态效益,过为,鲤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单养,合养,养殖鱼类,脂肪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淀粉酶活性,鱼肝,过氧化酶,水质环境,田中,氨氮,ammonia,nitrogen,NH4,nitrate,NO3,亚硝酸盐,nitrite,NO2,总氮,total,TN,总磷,phosphorus,TP,化学需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CODCr,有机质,organic,matter,OM,综上所述,营养物质,物质循环,养殖效益,鱼类养殖,生产效益
AB值:
0.2742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