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多花黄精种子层积过程生理变化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究自然变温条件下多花黄精种子层积过程的生理变化,为多花黄精种子休眠解除及促进萌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将成熟的多花黄精种子进行5个月的湿沙层积,在自然变温条件下观测多花黄精种子从采后到大量萌发其间贮藏物质含量、相关酶活性以及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多花黄精种子中的纤维素含量较淀粉含量高,层积初始时分别为263.5 mg·g?1和85.4 mg·g?1,之后持续分解,为休眠和萌发提供能量.可溶性糖含量(SS)在2020-01-23及萌发后均显著上升,可溶性蛋白(SP)在2020-01-23显著上升,萌发后迅速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在2020-01-23达到峰值.α-淀粉酶、β-淀粉酶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PGDH)活性在萌发前显著下降,萌发后显著上升,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激酶(NDK)酶活性则与之相反,二者呈显著负相关.茉莉酸类物质含量在层积前、中期交替升高后下降.异戊烯基腺苷(IPA)、激动素(K)、反式玉米素(tZ)、顺式玉米素(cZ)、二氢玉米素(dh-Z),吲哚-3-乙酸甲酯(ME-IAA)以及脱落酸(ABA)含量持续下降.异戊烯基腺嘌呤(IP)、反式玉米素核苷(tZR),吲哚-3-甲醛(ICA)、吲哚-3-乙酸(IAA)含量在未萌发时持续下降,萌发后快速上升.赤霉素A7(GA7)、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含量呈上升趋势,并在萌发后大幅上升.水杨酸含量(SA)在萌发后迅速上升.[结论]淀粉和纤维素均为多花黄精种子的主要代谢物质,保护酶、淀粉酶及SS、SP含量在层积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及促进萌发不断变化,茉莉酸类、生长素类及ABA共同维持休眠,GA7和ACC促进休眠解除和萌发,ICA、IAA、IP、tZR、SA促进萌发.
文献关键词:
多花黄精;种子;层积;萌发;生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武君;赵云青;刘保财;陈菁瑛;黄颖桢;程远航
作者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武君;赵云青;刘保财;陈菁瑛;黄颖桢;程远航-.多花黄精种子层积过程生理变化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22(08):995-1007
A类:
cZ
B类:
多花黄精,种子层,层积,生理变化,变化研究,变温,种子休眠解除,促进萌发,沙层,采后,其间,贮藏物质,内源激素,激素含量,含量变化,纤维素含量,淀粉含量,供能,可溶性糖含量,SS,可溶性蛋白,SP,POD,过氧化氢酶,CAT,淀粉酶活性,酸葡萄,葡萄糖脱氢酶,PGD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DK,茉莉酸,酸类,类物质,异戊烯基,腺苷,IPA,激动素,反式,玉米素,顺式,dh,吲哚,乙酸甲酯,ME,IAA,脱落酸,ABA,tZR,甲醛,ICA,快速上升,赤霉素,GA7,环丙烷,羧酸,ACC,水杨酸,酸含量,SA,代谢物质,保护酶,适应环境,发不,生长素
AB值:
0.31182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