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202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项目(四)
文献摘要:
作为慢性传染病,结核病之所以难以攻克与庞大的潜在"患者库",即潜伏感染人群的存在是密切相关的。全球有近四分之一的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并长期处于潜伏感染状态,其中的5%~10%可能会在一生中发生活动性结核病。在当前缺乏有效的保护性疫苗的前提下,除了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结核病患者,针对潜伏感染发病高风险人群开展预防性治疗是直接降低发病率、实现"终止结核病策略"全球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结核潜伏感染负担及其流行特征还不清晰,高发病风险人群的界定和干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尚没有形成成熟的干预策略。在此背景下,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金奇教授带领团队经过了近十年的科研攻关,致力于结核潜伏感染流行特征和发病机制及预防干预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以探索适宜我国国情和人群特征的干预技术为目标,通过系统性的创新研究,结合前沿的实验室技术和严谨的流行病学研究设计,围绕上述科学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最终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作者机构:
引用格式:
[1]-.202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项目(四))[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19):10-11
A类:
B类:
中华医学科技奖,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奖项,慢性传染病,结核病,攻克,四分之一,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状态,活动性结核,早期发现,规范治疗,染发,高风险人群,预防性治疗,全球战略,结核潜伏感染,感染负担,流行特征,发病风险,干预研究,干预策略,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生物学研究,科研攻关,预防干预,这一关,关键科学问题,人群特征,干预技术,流行病学研究,荣获
AB值:
0.30161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