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四川盆地中部主干走滑断裂带及伴生构造特征与演化
文献摘要:
根据下—中三叠统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膏盐岩层内的伴生构造及上震旦统灯影组台缘带被错动的位置、方向与距离,判定川中及北斜坡地区主干走滑断裂带的性质与分布规律.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膏盐岩层内发育多排呈左阶排列的NW向雁列式构造,与深部(盐下)走滑断裂构成2种伴生组合.第1种组合主要发育在磨溪地区,膏盐岩层内的雁列式构造位于深部走滑断裂的正上方;第2种组合主要发育在北斜坡地区,膏盐岩层内的雁列式构造发育在2条主干走滑断裂带之间.根据这2种组合及灯影组台缘带的错动位置,共识别出6条主干走滑断裂带.在盆地整体演化格架的制约下,通过川中地区代表性生长构造的定量解析,将走滑断裂演化划分为3个阶段:(1)晚奥陶世—志留纪右行走滑阶段;(2)晚古生代—三叠纪走滑断裂沉寂阶段;(3)中侏罗世至今左行走滑阶段.其中,上震旦统灯影组二段台缘带呈现出有规律的向东逐段错动(错动距离20~40 km)的特征,可作为加里东期右行走滑活动的间接证据;川中及北斜坡地区在晚三叠世处于扬子地块北缘和雪峰山前陆盆地前缘隆起的隆后稳定地区,而中侏罗世以来周缘造山带的急剧隆升与差异性演化使得川中地区遭受持续的挤压和抬升,激发了基底断裂与早期走滑断裂的再次活动.
文献关键词:
膏盐岩层;伴生构造;雁列式构造;灯影组台缘;走滑断裂;厚度域;动力学背景;川中地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管树巍;梁瀚;姜华;付小东;谷明峰;雷明;陈涛;杨荣军
作者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盆地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0094;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甘肃兰州7300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管树巍;梁瀚;姜华;付小东;谷明峰;雷明;陈涛;杨荣军-.四川盆地中部主干走滑断裂带及伴生构造特征与演化)[J].地学前缘,2022(06):252-264
A类:
伴生构造,雁列式构造,厚度域
B类:
四川盆地中部,走滑断裂带,构造特征,中三叠统,嘉陵江组,雷口坡组,膏盐岩层,震旦,灯影组台缘,台缘带,错动,北斜坡,坡地,多排,NW,深部,盐下,磨溪地区,正上方,川中地区,定量解析,断裂演化,晚奥陶世,志留纪,右行,晚古生代,三叠纪,沉寂,中侏罗世,左行,二段,向东,加里东期,间接证据,晚三叠世,世处,扬子地块北缘,雪峰山,山前,前陆盆地,前缘,隆起,周缘,造山带,隆升,受持,抬升,基底断裂,动力学背景
AB值:
0.24660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