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期刊详情
《广西植物》
《广西植物》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和广西植物学会联合主办的植物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1年,其前身为1975年创办的《植物研究通讯》,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 本刊主要报道具有创新性和较高学术水平的原创研究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发现,以及对本学科重大前沿问题有独到见解和理论建树的综述文章等。读者对象为国内外从事植物学及相关学科包括农、林、牧、医药、轻工、水产和环保等领域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和管理人员等。
{{ isqkjj == false ? "展开" : "收起" }}
出版周期:月刊
语种:中文
影响因子:1.03
国内刊号:45-1134/Q
国际刊号:1000-3142
♦ 主要栏目:植物新种与新分布、系统与进化植物学 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 植物地理学、植物资源学、植物细胞学 植物遗传学、植物发育与生殖学、植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 植物保护学、植物营养学、植物病理学 民族植物学、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信息学、技术与方法等
♦ 获奖情况:连续多年保持为国家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多次荣获“广西十佳科技期刊”“广西优秀期刊”,2019年荣获第八届广西出版物优秀装帧设计艺术奖期刊整体奖,获评2019年度广西科学技术期刊优秀编辑部
♦ 收录情况: {{ e.split(":")[0] }} < 查看更新情况
♦ 期刊情况:CSCD,CSTPCD,北大核心
♦ 主管单位:广西科学院
♦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学会
联系方式
主编:李先琨
电话:0773-3550074
邮编:541006
邮箱:guihaia@gxib.cn
地址:广西桂林市雁山镇85号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编辑部
发文分析
发文类型:
{{ obj.kz7 == 1 ? "学术" : obj.kz7 == 2 ? "学术+科普" : obj.kz7 == 3 ? "科普" : "未知" }}
年刊文量:
{{ obj.wznum }}篇
单期页码:
{{ obj.maxpage }}页
发文地域: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机构特征:
{{ item.word }}
发文热门词:
{{ item.name }}
文章分类:
{{ item.key }}({{ (item.value * 100).toFixed(2) }}%)
{{ iswzfl == false ? "展开更多" : "收起全部" }}
{{ item.flname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学者H指数区间
机构H指数区间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出刊日期:月刊,每月出版一期。

         202292日星期五

                      

 

《广西植物》征稿启事

202204期信息】

 

《广西植物》(Guihaia)于1981年创刊,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和广西植物学会共同主办的植物科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月刊,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大16开本,全铜版纸印刷。本刊旨在报道植物科学领域具有创新性和较高学术水平的原创研究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发现,热点地区、调查空白地区或重要植物类群的植物编目, 有新观点的高水平综述。本刊为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北大)、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为进一步提高期刊学术质量、扩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本刊计划每年根据稿源情况出版专题/专栏/专辑,以集群效应促进本学科领域的学术传播和交流,更好地为科研服务。

欢迎相关研究人员踊跃投稿!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应是植物学研究领域的关键或热点问题。

2.稿件形式:具有创新性的原始研究论文。

3.稿件要求:严格按照《广西植物》的论文格式和撰稿要求撰写稿件。稿件未曾正式发表过,无一稿两(多)投。文中数据、拉丁名等一定认真核查无误(拉丁名查询可参考http://www.iplant.cn/)。所有文章作者及单位的署名和排序没有异议。文中无政治错误,无政治、军事和科学技术泄密情况。

4.投稿方式:正常投稿,在本刊网站(http://www.guihaia-journal.com作者中心投稿,投稿时请选择相应的专题/专栏/专辑。

5.格式要求:可参考本刊网站首页下载中心的稿件模板或最新发表文献。

6.稿件处理程序:按正常稿件审理流程进行。

7.封面照片征集:可提供科学与艺术性俱佳的照片,作为封面候选照片。

特色栏目(包括但不限于):

喀斯特(岩溶/洞穴/天坑)植物与植被

一带一路和东盟沿线植物多样性

药用(民族)植物与大健康

植物功能物质及其有效利用

全球变化生态学

环境植物学-污染或受损环境的植物修复

植物-微生物(内生菌)、植物-动物相互作用

特色/重要植物遗传资源及其种质创新

海岛/海岸植物

珍稀濒危植物、特有植物与极小种群

入侵植物生物学及其防治技术

苦苣苔科植物及其持续利用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植物多样性编目

固定栏目: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

植物生态学

植物地理学

植物资源学

植物细胞学

植物遗传学

植物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

植物多样性保护

植物保护学

植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

植物发育与生殖学

植物营养学

植物病理学

民族植物学

【说明】

本刊设置的特色栏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上的专题/专栏/专辑,可以根据学科的发展进行调整;投稿时间不受限制,可持续投稿;根据稿源情况组织稿件,足够版面时及时刊出。


学术论文:{{ zhichengxiangqing.pkmark || 0 }}篇
科普文章:{{ zhichengxiangqing.hxmark || 0 }}篇
职称要求查看来源
职称说明
以上信息,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