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干热河谷次生稀树灌木林物种组成变化及群落结构动态
文献摘要:
为揭示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热河谷次生稀树灌木林群落演替动态规律,该研究以2015年群落内建立的1 hm2永久固定样地为研究对象,经2020年首轮复查,对物种组成、群落多样性、重要值、死亡率、补员率以及胸径(DBH)进行调查研究,以分析5年间群落物种组成及结构动态.结果表明:(1)2020年,群落木本植物共18种,隶属15科18属,较2015年新增1属1种,优势物种组成并无变化,但优势度变化显著.与2015年相比,在重要值(IV)>1的6个种群中,5个树种IV增高,仅攀枝花苏铁种群IV降低,但其仍为群落优势建群种,铁橡栎和滇榄仁等乔木种群优势度显著增加.(2)2020年,群落中DBH≥1 cm的木本植物个体数增至1710株,平均胸径由11.10 cm增至11.17 cm.群落年死亡率0.29%,死亡个体平均胸径11.84 cm,年补员率2.75%,补员个体平均胸径4.96 cm.与2015年相比,群落中7个种群出现个体死亡,9个种群出现补员个体.(3)虽然沙针种群规模缩小,但仍有9个种群规模扩大,4个种群规模保持稳定.只有攀枝花苏铁和沙针种群平均胸径减小,其余种群平均胸径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随着森林演替的进行,群落内种间竞争的重要性将逐渐增大,铁橡栎和滇榄仁等乔木树种将在未来演替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但短期内并不会威胁攀枝花苏铁种群优势地位,大径级植株个体的死亡是其优势度显著降低的主要原因.在未来群落演替进程中,攀枝花苏铁将与铁橡栎、滇榄仁等乔木树种组成以乔木树种逐渐占据优势的干热河谷次生稀树灌木林向气候顶极群落演替的过渡型次生林群落.
文献关键词:
物种组成;群落多样性;群落演替;干热河谷次生稀树灌木林;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龙成;余志祥;杨永琼;税梅梅
作者机构:
攀枝花学院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干热河谷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攀枝花 617000;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自然保护区, 四川 攀枝花 617000;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龙成;余志祥;杨永琼;税梅梅-.干热河谷次生稀树灌木林物种组成变化及群落结构动态)[J].广西植物,2022(12):2075-2086
A类:
干热河谷次生稀树灌木林,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补员率
B类:
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群落演替,动态规律,内建,hm2,永久固定,固定样地,首轮,复查,群落多样性,重要值,胸径,DBH,木本植物,优势物种,优势度,IV,建群种,乔木,增至,种群规模,余种,森林演替,种间竞争,优势地位,径级,植株,树种组成,顶极群落,过渡型,次生林群落
AB值:
0.1711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