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期刊详情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原名Hunan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Newsletter)创刊于1999年,是我国第一家农业科技综合类英文期刊,袁隆平主编,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安徽吴楚科技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编辑出版支持,2008年为双月刊,国际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43-1422/S,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4229。该刊立足国内、面向世界,重点宣传国内农业科研实践、农业技术革新的成果;报道国内农业科研及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介绍国内特色资源、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我国与国际的农业学术交流和贸易情况。旨在提高我国农业科研的国际影响力,展示我国的技术实力和人才优势,更有效地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该刊在国际上,尤其在亚太地区获得了良好的声誉,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机构,实力雄厚的涉农机构及著名的国际农业组织建立了长期、稳定、友好的信息交流关系。现已被国际权威检索工具CABIFullText数据库、AGRIS文摘数据库以及国内中国期刊网、万方和维普三大数据库全文收录,并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所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刊登的文章也多次被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的(IPGRI)APONewsletter、亚太种协的AsianSeed&PlantingMaterial等摘录或全文转载。 本刊设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植物生理生化、农业生物技术、农艺、动物科学、植物保护、园艺·园林、资源与环境、土壤肥料、农业信息等栏目,内容新颖、图文并茂。本刊为双月刊,双月末出版,国际大16开本,铜版纸印刷,四封为彩色印刷。国内定价每册10元,全年6期共60元(含邮资),自办发行。
{{ isqkjj == false ? "展开" : "收起" }}
出版周期:季刊
语种:英文
影响因子:0.2
国内刊号:43-1422/S
国际刊号:1009-4229
♦ 主要栏目:Agricultural Basic Science and Method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Agronomy Animal Science Plant Protection Horticulture, Garden and Forestry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 获奖情况:
♦ 收录情况: {{ e.split(":")[0] }} < 查看更新情况
♦ 期刊情况:CSTPCD
♦ 主管单位: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 主办单位: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联系方式
主编:袁隆平
电话:0551-65145651;0371-84691326
邮编:410125
邮箱:agricultural2008@163.com;yuanast@aliyun.com
地址:长沙市芙蓉区湖南省农业信息与工程研究所
发文分析
发文类型:
{{ obj.kz7 == 1 ? "学术" : obj.kz7 == 2 ? "学术+科普" : obj.kz7 == 3 ? "科普" : "未知" }}
年刊文量:
{{ obj.wznum }}篇
单期页码:
{{ obj.maxpage }}页
发文地域: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机构特征:
{{ item.word }}
发文热门词:
{{ item.name }}
文章分类:
{{ item.key }}({{ (item.value * 100).toFixed(2) }}%)
{{ iswzfl == false ? "展开更多" : "收起全部" }}
{{ item.flname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学者H指数区间
机构H指数区间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2、刊内网址:

https://hnnt.cbpt.cnki.net/202301期)

3、出刊日期:季刊,逢季末月出版。

2023616日星期五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致读者

202301信息】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期刊是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主管,湖南省农业信息与工程研究所主办的综合农业类英文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43-1422/S,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4229,季刊。刊物主要收录与农业科学相关的种业科学、生态环境和植物保护等应用基础研究成果,旨在宣传国内领先的农业科研成果,报道国内农业科研和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提高我国农业科研的国际影响力,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竭诚欢迎您的支持与参与。

投稿要求:注重科学前沿与关键热点问题研究,报道农业科技领域最新进展,研究内容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观点明确、论据可靠、逻辑严谨、数据准确、文字流畅。接收英语和中文投稿。

投稿邮箱:agrist@hunaas.cn

联系电话:0731-84693060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编辑部

20203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刊期变更通知

202001期信息】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提高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要求,突出刊物特色,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经湖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自20201月起刊期由双月刊变更为季刊。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投稿须知

【官网信息】

 

1、 内容要求

主要刊登农业科学各学科在应用基础、高新技术等方面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快讯、农业新技术等。来稿要求材料翔实、数据可靠、文字精炼、论点明确、论证合理,并有一定创新性。综述性文章应是农业科学重要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

2、 文稿项目

研究论文(包括研究简报)书写顺序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包括单位名称、所在城市、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与中文一致),英文作者及单位,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3、 题名与标题

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句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不用副题(即二级标题),题名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语、首字母缩写词、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一般字数不超过20字。

4、 作者与单位

署名应限于参加研究工作并可解答论文有关问题者,所有作者均须注明所在单位、城市及邮编(中英文均须全称)。英文摘要中作者姓氏全部大写,名字首字母大写,若为两个字则中间加一短线,如JIANG Ze-ming

5、 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文字量50200字,能够简明扼要地概括文章内容。若是试验研究和专题研究类论文,应写成结构式摘要。其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且摘要中要保留【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的标识。英文摘要同样处理,用简洁明晰的句子分明说明研究的【Objective】、【Method】、【Result】和【Conclusion】。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主要的信息。关键词一般选用35个词,中英文相一致。

6、 首页脚注标识项目

1)基金项目(有则加项):获得国家(省部级)基金项目、攻关项目,农业部、科技部、教育部重点或专项扶持项目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

2)作者简介:在首页注脚处注明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具体到县或者市),学历,职称或职务,研究方向。

3)通讯作者:作者简介中如有通讯作者,请注明×××为通讯作者。

7、 图和表

文中只附必要的图和表,切忌与文字表述重复。所有中文表一律用三线表。线条图须用计算机作图,应能在Word中修改。Excel作图要带数据源。照片图如电泳等谱带图须提供清晰照片。所有图表的题目及其内容均应中英文对照。

8、量和单位

按国际标准中关于量和单位的规定书写。小数点前或小数点后超过3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1节,节间空1/4汉字空。数字与其单位后空1/4汉字空。

9、参考文献

只列主要的、公开发表的文献,序号按文中出现先后编排。所有参考文献均需随文标注。著录格式(含标点)如下:

(1) 期刊。作者(不超过3人者全部写出,超过者只写前3位,后加“等”字).文章题名[J].期刊名,年份,卷():起止页码.如:SMITH G J1125. VIJAYKRISHNA D BAHL J et al. Origins and evolutionary genomics of the 2009 swine-origin H1N1 influenza A epidemic[J]. Nature 2009 459 (7250):1122

(2) 图书。编著者.书名[M].版次(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如:DESIRAJU GR STEINER T. The Weak Hydrogen Bond in Structural Chemistry and Biology[M]. 2nd ed. New York US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1025.

(3) 论文集.析出文献作者.题名[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FOURNEY M E. Advances in holographic photoelasticity[C]//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Applied Mechanics Division. Symposium on Applications of Holography in Mechanics August 23-25 1971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Los Angeles California. New York ASME c197117-38.

10、文章责任

来稿需注明新投稿件。应注意保守国家机密,勿一稿两投。所投稿件不应有署名争议。


学术论文:{{ zhichengxiangqing.pkmark || 0 }}篇
科普文章:{{ zhichengxiangqing.hxmark || 0 }}篇
职称要求查看来源
职称说明
以上信息,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