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期刊详情
《系统仿真学报》
《系统仿真学报》是中国系统仿真学会会刊,是中国系统仿真技术领域具有权威性及代表性的学术刊物。其宗旨是报道我国仿真技术领域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刊登创新性学术见解的研究论文。《系统仿真学报》由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706所联合主办,以中文编辑形式出版,同时附有英文摘要,供国外学者和检索系统引用。本刊始创于1989年,月刊,每期300页左右。 《系统仿真学报》的国内影响力逐年提高,据200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统计,《系统仿真学报》的总被引频次为867,在1608种科技期刊中列第188位,在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类中列第2位。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5)》统计结果,《系统仿真学报》被列入“科技与生产/技术/自动化”类中的高均值计量指标期刊,总被引频次为1123,影响因子为0.538,Web下载率52.4%,居同类期刊之首。我学报的国际影响力也越来越高,《英国科技文摘SA/INSPEC》连续多年全部收录我学报。2005年《美国工程索引EI数据库》收录我学报814篇论文,收录率为99%。我学报4次获得到中国科协及国家自然基金委的择优性资助。
{{ isqkjj == false ? "展开" : "收起" }}
出版周期:月刊
语种:中文
影响因子:1.1
国内刊号:11-3092/V
国际刊号:1004-731X
♦ 主要栏目:建模与仿真理论及方法 仿真建模与仿真算法 仿真计算机与仿真软件 仿真器与仿真系统 人工智能与仿真 网络化仿真 虚拟样机技术 虚拟现实与可视化
♦ 获奖情况:Ei全部收录,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核心刊
♦ 收录情况: {{ e.split(":")[0] }} < 查看更新情况
♦ 期刊情况:CSCD,CSTPCD,北大核心
♦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 主办单位:北京仿真中心中国系统仿真学会
联系方式
主编:李伯虎赵沁平
电话:010-88527147
邮编:100039
邮箱:simu-xb@vip.sina.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50号院
发文分析
发文类型:
{{ obj.kz7 == 1 ? "学术" : obj.kz7 == 2 ? "学术+科普" : obj.kz7 == 3 ? "科普" : "未知" }}
年刊文量:
{{ obj.wznum }}篇
单期页码:
{{ obj.maxpage }}页
发文地域: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机构特征:
{{ item.word }}
发文热门词:
{{ item.name }}
文章分类:
{{ item.key }}({{ (item.value * 100).toFixed(2) }}%)
{{ iswzfl == false ? "展开更多" : "收起全部" }}
{{ item.flname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学者H指数区间
机构H指数区间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https://www.china-simulation.com

 (202304期)

3、出刊日期:月刊,每月18日出版。

2023516日星期二

                                               

 

《系统仿真学报》投稿须知

【官网信息】

 

1.《系统仿真学报》只刊发原创性文章,拒绝一稿多投,文章不得涉及国家及商业秘密信息。一旦出现涉密问题,后果由作者本人自负,编辑部不承担任何责任。并在文章首页注明:稿件内容属作者科研成果,引用他人成果已注明出处,署名无争议。

2.作者可通过本网站(http://www.china-simulation.com)进入作者中心-作者投稿查稿系统进行在线投稿,原则上不受理电子邮件或纸质稿件投稿。首次投稿时需先注册,请准确、详细填写每个条目信息,特别是专业领域、研究方向、学历、职称、联系电话、邮箱及银行卡信息(仅用于支付稿酬)等。上传稿件前请下载保密审查证明(点击查看)或采用贵单位的保密审查证明模版,加盖单位公章后,将扫描版以附件形式上传到投稿系统中。

3.文章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条理清晰,文字精练。

(1)综述:对仿真科学与技术中的前沿问题、交叉学科和高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论述、评价,并提出今后发展的意见。

(2)研究论文:论文属于系统仿真领域研究中重大的或重要的仿真科学技术或工程研究成果的完整论述,内容上具有创新性、突破性,对该学术领域的发展具有推动意义。

(3)短文:对高水平的仿真科学与技术研究、开发及应用的成果进行简明的阐述,其内容具有理论意义或应用参考价值。

4.写作顺序:文章题名、作者信息、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部分基本要求如下(建议详细阅读《论文修改细则》(点击查看)):

(1)题名:不超过20个字、不用不常见英文缩写。

(2)作者信息:包括署名、单位、通信地址、邮编、作者简介、基金信息等;其中,新投稿请先删除作者简介,录用后再补充。

(3)摘要:中文摘要400字左右,英文摘要250个单词左右;中英文内容相互对应,均须包含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并用斜体标出创新点(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新工艺等);英文摘要以第三人称撰写,句型简单、语句通畅、意思明确。

(4)关键词:5~8个。

(5)中图分类号:请添加学报的分类号TP391.9以及与文章相关的其他分类号(可参阅http://ztflh.xhma.com)。

(6)参考文献:总数在15条以上,并且5年公开发表的文献占70%以上,在正文中按顺序引用、标出。著录格式可在本网站下载(点击查看)。

5.文中的计量单位一律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所规定的计量单位,文中图表只附最必要的,坐标图要标注计量单位、符号。图、表和公式分别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全文图、表序号统一编号,并在正文中按顺序引用。

6.对于所有稿件的审查一律须满足三审制要求(初审、外审、终审),其中初审约1~2个工作日,外审约30天,终审约7个工作日,审稿全程耗时由专家审稿耗时、作者返修耗时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根据以往经验,从投稿到录用时长平均4个月左右,一经录用即安排知网网络首发,纸刊发表需再等待1年左右,但审稿评分优秀稿件将予以优先发表。作者可随时进入投稿查稿系统查询审稿进程/结果,逾期未得到审稿结果时可发向学报邮箱发送电子邮件咨询。

7.最终定稿稿件,作者须使用Word/2007/2010排版,公式编辑器不低于6.0,并按照学报排版格式上传最终定稿(点击下载论文模板),同时邮寄保密审查证明纸质版、签署好的论文版权转让协议及打印稿。

8.稿件录用后按照稿号顺序进行排期,网上会有组版信息显示及相关邮件、短信提示,请作者及时查看邮件,并迅速办理相关事宜。出版前作者还需校稿,并通过投稿系统上传最终校样稿,过期不回复并联系不上者将做撤稿处理,请作者保持手机常开状态。

9.稿件一经发表,酌致稿酬,并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免费赠送刊物2册。由于地址不详或本人不在而丢失的,编辑部不再免费寄送。

10.作者的通信地址、手机号码、座机号码、电子信箱发生变化时,请及时进入投稿查稿系统更新,否则,由于上述变化引起的无法与作者联系而造成的一切损失均由作者本人承担。

学报电子邮箱:simu-xb@vip.sina.com,咨询电话:010-88527147(如遇电话繁忙请谅解)。


学术论文:{{ zhichengxiangqing.pkmark || 0 }}篇
科普文章:{{ zhichengxiangqing.hxmark || 0 }}篇
职称要求查看来源
职称说明
以上信息,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