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2005-2019年江苏省冬小麦品种的性状分析
文献摘要:
进一步了解江苏省冬小麦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为江苏省冬小麦育种和生产提供借鉴.本研究对2005-2019年江苏省审定的109个小麦品种进行产量、品质与抗病性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审定的小麦品种平均产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年增产量为134.43 kg/hm2;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较小.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为穗数>千粒重,呈正相关;株高>穗粒数,呈负相关;产量三要素之间的偏相关均为正值,偏相关程度表现为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审定品种中有27个品种的容重、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达到中筋小麦品质标准,有15个小麦品种达到强筋标准,有54.12%的小麦品种的湿面筋含量低于中筋小麦品质标准,下一步应把提高湿面筋含量作为提高小麦品质育种的主攻方向.在审定的小麦品种中,没有可以兼抗赤霉病、纹枯病和白粉病3种病害的品种,兼抗赤霉病和白粉病的品种为'淮麦21'、'宁麦17'、'镇麦9号'、'宁麦18'、'扬麦21'和'扬江麦586'.江苏省小麦品种产量的提高应在保持适宜穗粒数的基础上,增加穗数,提高千粒重,同时进一步引进新的抗病、优质种质资源,以培育高产、优质、多抗的小麦新品种.
文献关键词:
江苏;小麦;产量;综合性状;相关分析
作者姓名:
刘海浪;金彦刚;杨永乐;常东伟;任仰涛;陈伟;赵其兵;李珍富;夏中华
作者机构:
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小麦商业化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宿迁2238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海浪;金彦刚;杨永乐;常东伟;任仰涛;陈伟;赵其兵;李珍富;夏中华-.2005-2019年江苏省冬小麦品种的性状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2(13):7-12
A类:
B类:
冬小麦品种,性状分析,冬小麦产量,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小麦育种,抗病性,增产量,hm2,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增长幅度,株高,三要素,偏相关,正值,审定品种,容重,湿面筋含量,中筋小麦,小麦品质,强筋,高湿,高小,品质育种,主攻方向,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宁麦,种质资源,多抗,小麦新品种,综合性状
AB值:
0.2742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