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近十年邯郸市冬小麦生产氮足迹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为系统评估邯郸市冬小麦生产的氮排放情况,采用生命周期法(LCA),以eFootprint软件为建模工具,系统分析了 2010-2019年邯郸市冬小麦生产氮足迹的组成、动态变化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邯郸市冬小麦生产单位面积和单位产量氮足迹年均量分别为71.00 kg N-eq·hm-2和10.64 g N-eq·kg-1,氮足迹主要来源于田间NH3 挥发(75.07%)和柴油燃烧(9.08%).邯郸市冬小麦低产区单位面积和单位产量氮足迹分别是高产区的1.25和2.05倍.近十年邯郸地区氮足迹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西部山区较高,东部平原县区较低.合理施肥和提高机械化生产效率是邯郸市冬小麦生产氮减排的重要途径.
文献关键词:
冬小麦;生命周期法;氮足迹;时空变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海霞;武晓琪;蔡昂祖;乔彦军;魏哲
作者机构:
河北工程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北邯郸056038;河北省大气污染成因与影响重点实验室,河北邯郸056038;中勘冶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保定07105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海霞;武晓琪;蔡昂祖;乔彦军;魏哲-.近十年邯郸市冬小麦生产氮足迹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22(04):473-481
A类:
B类:
邯郸市,冬小麦,小麦生产,氮足迹,时空变化特征,系统评估,氮排放,放情,生命周期法,LCA,eFootprint,生产单位,单位面积,单位产量,eq,hm,于田,田间,NH3,柴油,低产,邯郸地区,平原县,县区,合理施肥,机械化生产,氮减排
AB值:
0.31476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