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水分条件下燕麦穗颈维管束结构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文献摘要:
为了解不同水分条件下燕麦穗颈维管束结构与穗部性状的关系,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连续两年设置灌溉和旱作两个水分处理,以内燕5号、燕科2号、品5号、坝筱9号4个燕麦品种为材料,观测抽穗期穗颈维管束性状、灌浆速率和穗部产量性状.结果表明,燕麦穗颈维管束发育受干旱影响,干旱条件下各品种的大维管束数目、大维管束面积、大维管束韧皮部面积、大维管束导管直径较灌溉处理均显著降低,其中坝筱9号维管束各性状对干旱反应最敏感,其大维管束面积降低幅度最大,达到55.47%.灌水条件下坝莜9号两个年度大维管束面积分别较内燕5号、燕科2号、品5号高出32.66%、15.77%、9.50%;旱作条件下品5号的维管束性状优于其他3个品种,大维管束面积分别较内燕5号、燕科2号、坝莜9号高出20.04%、4.42%、20.42%.旱作条件下4个品种的灌浆速率较灌溉处理均降低,品种间差异较大,品5号两个年度平均灌浆速率最优,分别较内燕5号、燕科2号、坝筱9号高出21.95%、21.34%、7.93%;灌水条件下坝莜9号的平均灌浆速率分别较内燕5号、燕科2号、品5号高出23.94%、28.17%、17.84%,穗粒重分别高出40.39%、10.33%、4.27%,穗粒数分别高出40.78%、19.42%、17.37%.经相关分析,灌水条件下大维管束数目与穗长呈现极显著相关;旱作条件下大维管束导管直径与总小穗数、穗长、穗粒数呈极显著相关,其中与总小穗数相关性最大.因此,灌溉可促进燕麦维管束发育和籽粒灌浆,进而获得高产.
文献关键词:
燕麦;品种;穗颈维管束;干旱;穗部性状
作者姓名:
于治广;赵宝平;闫洁;米俊珍;吕品;张茹;武俊英;刘景辉
作者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市010020;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市0100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于治广;赵宝平;闫洁;米俊珍;吕品;张茹;武俊英;刘景辉-.不同水分条件下燕麦穗颈维管束结构与穗部性状的关系)[J].麦类作物学报,2022(03):342-351
A类:
B类:
不同水分条件,麦穗,穗颈维管束,管束结构,穗部性状,大田栽培,栽培条件,灌溉,旱作,水分处理,燕科,燕麦品种,抽穗期,灌浆速率,产量性状,束发,大维,韧皮部,中坝,灌水条件,下品,品种间差异,粒重,穗粒数,穗长,小穗数,籽粒灌浆
AB值:
0.1883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