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2013—2021年河北省审定小麦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分析
文献摘要:
以2013—2021年河北省审定的4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采取多种分析方法研究小麦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关系及其演变规律,为小麦育种和生产提供借鉴.结果表明,小麦品种平均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递增68.16 kg/hm2;产量三要素中,穗数逐年增加,穗粒数逐年下降,千粒重变化不大;株高逐年升高,生育期逐年缩短.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三要素与小麦产量均呈正相关,大小顺序为:穗数>千粒重>穗粒数;株高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与产量呈弱正相关.偏相关分析显示,产量三要素对产量的作用均为正值,大小顺序为:穗数>千粒重>穗粒数;株高和生育期对产量的作用均为负值.产量三要素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大小顺序为:穗数>千粒重>穗粒数;株高和生育期对产量的直接作用为负值,但株高的作用微弱.回归分析显示,株高、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生育期决定产量81.30%的变异,为产量的主要决定因素.综合分析认为,稳定穗数,提高穗粒数,促进三要素协同发展可能是进一步提高产量潜力的关键.针对河北省气候和栽培管理变化,选育穗数650万/hm2左右、穗粒数接近35粒、千粒重40~45 g、株高75~80 cm、生育期较短且灌浆速率较快的小麦品种更容易实现高产稳产.
文献关键词:
河北省;小麦;品种;产量;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作者姓名:
董策;李炎艳;张希太;蔺桂芬;路其祥;王腾蛟;韩雅利;裴艳婷;肖磊
作者机构:
郸市农业科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1;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 德州 253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董策;李炎艳;张希太;蔺桂芬;路其祥;王腾蛟;韩雅利;裴艳婷;肖磊-.2013—2021年河北省审定小麦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22(05):24-29
A类:
B类:
审定,小麦品种,农艺性状,性状分析,演变规律,小麦育种,hm2,三要素,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生育期,小麦产量,偏相关分析,正值,负值,直接通径系数,直接作用,微弱,定产,要决,决定因素,要素协同,提高产量,产量潜力,栽培管理,管理变化,选育,灌浆速率,高产稳产
AB值:
0.246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