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北京市通州区1起G Ⅱ型诺如病毒引起校园暴发疫情的调查
文献摘要:
目的 通过对北京市通州区某小学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进行调查,了解其流行特征,为诺如病毒感染疫情预防与控制,以及制定规章制度和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21年4月8-10日北京市通州区发生诺如病毒疫情暴发的某小学所在班级的全体学生、家长及全体教职员工进行调查,收集首发病例及其他感染者基本资料,采集患者及其共同居住人和学校厨师的粪便和肛拭子标本及环境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21年4月8-10日,该班级共报告出现胃肠道症状病例27例,罹患率为50.9%(27/53),无重症和死亡病例;病例的临床表现主要呈现为腹泻(96.30%);流行病学曲线为点源暴露后入-人传播增值模式.病例主要集中在该学校三年级5班,不同楼层、班级间罹患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均为学生(平均年龄9岁);男性20例,罹患率70.4%(20/27),女性7例,罹患率28%(7/25),女性罹患率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2,P<0.05);教职员工未发现异常;发病前3天接触过患者以及暴露在患者呕吐物1 m内均是发病的危险因素(OR=40.25、88.00,95%CI=9.08~53.26、12.36~102.08);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如饭前洗手、洗手用洗手液或肥皂是疾病传播的保护因素(OR=0.08、0.09,95%CI=0.02~0.16、0.02~0.22).采集肛拭子标本,10名病例的标本为诺如G Ⅱ型核酸阳性,1名无症状同班同学的标本为诺如G Ⅱ型核酸阳性,1名家长的标本为诺如G Ⅱ型核酸阳性;同时,在环境标本中也发现首发病例的座位和班级地面为G Ⅱ型核酸阳性.结论 该起暴发疫情是由G Ⅱ型诺如病毒感染引起,人-人接触在疫情中起到关键作用,不排除首发病例因接触隐性感染者而被感染.人-人传播中有关疫情防控等相关知识不足以及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疫情扩展蔓延并最终暴发的促发因素.
文献关键词:
诺如病毒;暴发疫情;隐性感染;人-人传播
作者姓名:
李海运;郑燃燃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保健科,北京101149;北京市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与地方病控制科,北京101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海运;郑燃燃-.北京市通州区1起G Ⅱ型诺如病毒引起校园暴发疫情的调查)[J].职业与健康,2022(14):1988-1991
A类:
B类:
北京市通州区,诺如病毒,暴发疫情,流行特征,疫情预防,预防与控制,规章制度,疫情暴发,班级,全体学生,教职员工,工进,首发,感染者,基本资料,同居,厨师,粪便,肛拭子标本,实验室检查,该班,胃肠道症状,罹患率,死亡病例,点源,三年级,同楼,楼层,平均年龄,x2,发现异常,呕吐物,手卫生,卫生习惯,饭前洗手,手用,洗手液,肥皂,疾病传播,保护因素,无症状,同班同学,名家,座位,隐性感染,不良生活习惯
AB值:
0.3009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