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武汉地区4次低质心类短时强降水对流风暴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利用自动气象站逐小时和逐5 min观测资料、长江中游雷达组合反射率因子SWAN拼图产品及NCEP FNL再分析资料,对武汉地区4次低质心类短时强降水对流风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天气背景诱发的对流系统特征不同,低层暖强迫造成的斜压不稳定背景下,环境条件高能高湿,雷暴冷池的积累有利于稳定性降水前沿触发线状强对流;斜压锋生天气背景下,冷暖剧烈交汇使得大气斜压性显著增强,地面多有中尺度气旋波发展,锋区冷区稳定性降水中多伴随短时强降水,而暖区能量、湿度条件更好,易诱发短时强降水等分散性强对流;准正压天气背景下,大气斜压性弱,环境高能高湿,多由近地面层流场强迫和局地热力差异触发剧烈的热对流活动.从对流风暴雷达回波特征和降水特征来看,TS类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移速较快,短时强降水范围小;准静止类表现为带状走向的大范围层状云回波稳定维持,中间伴有多个积云对流生消迭代,每一阶段降水增强都与新生对流单体途经武汉站点相对应;组织合并类在回波合并时,意味着短时强降水的发展增强,合并后的回波形态和走向影响着降水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在不同的环境背景、触发诱因和组织形态下,短时强降水发生前后地面气象要素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锋面特征和对流触发位置的不同导致温度变化特征差异.地面中尺度系统对于MCS的触发、组织发展有重要作用,其生消演变相对于MCS在时间上通常具有一定的提前量,关注地面辐合线、温度锋区等地面中尺度系统,对于预判MCS的触发、组织形态的演变等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文献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形势配置;对流风暴;地面辐合线;地面中尺度系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孝慈;李双君;孟英杰
作者机构:
武汉中心气象台,武汉 43007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孝慈;李双君;孟英杰-.武汉地区4次低质心类短时强降水对流风暴特征分析)[J].气象,2022(05):633-646
A类:
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地面中尺度系统
B类:
武汉地区,低质,质心,短时强降水,对流风暴,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长江中游,雷达组合反射率,组合反射率因子,SWAN,拼图,NCEP,FNL,再分析资料,天气背景,系统特征,低层,强迫,斜压不稳定,高湿,雷暴,冷池,稳定性降水,强对流,锋生,冷暖,大气斜压性,气旋,冷区,发短,分散性,正压,近地,面层,层流,场强,局地,地热,热对流,对流活动,暴雷,雷达回波特征,降水特征,TS,MCS,静止,层状云,积云,生消,对流单体,途经,武汉站,回波合并,环境背景,组织形态,发生前后,地面气象要素,锋面,对流触发,特征差异,组织发展,变相,提前量,地面辐合线,温度锋,指示意义,形势配置
AB值:
0.33569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