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吉泰盆地夏季一次暴雨天气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演变特征
文献摘要:
利用地面气象观测、FY-2G卫星TBB、多普勒雷达、ERA5再分析资料,以及江西快速循环同化系统等资料,分析了2020年7月9日吉泰盆地梅雨期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的中尺度系统演变特征及机制.过程分为线状对流系统M CS-A转向、南压阶段和单体对流系统M CS-B、M CS-C北移发展阶段.结合盆地西侧山区、盆地北部、盆地南部三个暴雨区,重点分析了暴雨天气过程的第一阶段.结果表明:1)边界层辐合线触发MCS-A,后者西侧不断并入边界层辐合线上和低空急流前端的新生单体,形成"列车效应".2)弱降水冷池驱动MCS-A中强降水雨团向西南方向传播以及MCS-A与弱降水雨团合并,共同导致了MCS-A转向.3)受幕府山和吉泰盆地地形绕流作用,对流层中低层中-β尺度低涡在吉泰盆地东北部停留约5 h,激发盆地西部、北部对流活动的发展.4)对流系统处于准静止态,急流前端存在中-γ尺度涡旋,导致MCS-A中强对流单体在吉泰盆地南部长时间维持.
文献关键词:
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冷池;低空急流;中尺度涡旋
作者姓名:
李婕;占龙飞;徐星生;金米娜;孙素琴
作者机构:
江西省气象台,江西南昌 360096;江西省气候中心,江西南昌 36009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婕;占龙飞;徐星生;金米娜;孙素琴-.吉泰盆地夏季一次暴雨天气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演变特征)[J].气象与减灾研究,2022(04):241-252
A类:
快速循环同化系统
B类:
吉泰盆地,暴雨天气,天气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演变特征,地面气象观测,FY,2G,TBB,多普勒雷达,ERA5,再分析资料,梅雨期,特大暴雨,中尺度系统,线状,西侧,雨区,第一阶段,边界层辐合线,MCS,并入,低空急流,列车效应,水冷,冷池,强降水,向西南方,幕府,绕流,对流层,中低层,低涡,东北部,对流活动,静止,强对流,对流单体,部长,中尺度涡旋
AB值:
0.2908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