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浙中一次短时大暴雨的双偏振雷达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0.25°×0.25°EC再分析资料、衢州双偏振雷达资料等,对2020年5月9-10日发生在浙中南一次短时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该过程分成9日上午和后半夜2个阶段,分析表明:(1)该过程为斜压锋生类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在副热带高压北缘、700 hPa急流轴出口左侧、850 hPa湿舌中,冷锋、干线和超低空辐合线共同触发了强对流;阶段2高空槽更靠近预报区,斜压性更强,对流更强烈;(2)高温高湿的空气,尤其是低层水汽饱和对短时大暴雨的发生有很重要的指示作用;阶段1湿层厚度和空气的饱和程度、低层水汽通量散度均较大,降水量也更大;(3)双偏振雷达特征为:阶段1、2分别爆发了强多单体风暴、飑线,造成短时强降水的主要是强多单体风暴和飑线北段回波,其回波强度为55 dBZ以下,且回波质心较低;飑线南段回波强度为55 dBZ以上,回波质心较高,移速较快,以雷雨大风为主;短时暴雨区(ZH为35~55dBZ)的ZDR、KDP均随ZH的增大而增大,ZDR为1.2~4dB,KDP为1~3°/km,且3者最大中心基本重叠,表明暴雨区雨滴浓度最大、直径最大、降水效率最高;在ZH相同的情况下,更大的ZDR、KDP有更大的降水;(4)过程雨量较大点发生在迎风坡,山脉走向与引导气流一致,地形对降水存在正贡献.
文献关键词:
短时大暴雨;双偏振天气雷达;差分反射率;差分传播相移率
作者姓名:
方桃妮;叶延君;叶妍婷;刘圣楠;沈杭锋
作者机构:
金华市气象局,浙江金华321000;兰溪市气象局,浙江兰溪321100;杭州市气象局,浙江杭州31000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方桃妮;叶延君;叶妍婷;刘圣楠;沈杭锋-.浙中一次短时大暴雨的双偏振雷达特征分析)[J].浙江气象,2022(04):1-6
A类:
B类:
浙中,短时大暴雨,双偏振雷达,雷达特征,气象资料,区域自动气象站,EC,再分析资料,衢州,暴雨过程,后半夜,锋生,强对流天气过程,副热带高压,北缘,hPa,急流,冷锋,干线,超低空,辐合线,高空槽,斜压性,高温高湿,低层,很重,指示作用,水汽通量散度,降水量,多单体风暴,飑线,短时强降水,北段,回波强度,质心,南段,雷雨大风,短时暴雨,雨区,ZH,55dBZ,ZDR,KDP,4dB,雨滴,降水效率,雨量,大点,迎风坡,山脉,引导气流,双偏振天气雷达,差分反射率,差分传播相移率
AB值:
0.3604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