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耕作方式对成都平原稻麦轮作系统吸收累积镉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研究不同耕作方式(翻耕、旋耕、免耕与秸秆还田)对成都平原水稻-小麦轮作系统吸收累积重金属Cd的影响,探讨Cd污染耕地最优的耕作方式,在轻度污染农田开展了 2年定位试验,研究翻耕秸秆还田、翻耕无秸秆、旋耕秸秆还田、旋耕无秸秆、免耕秸秆还田和免耕无秸秆处理对作物产量以及收获物、秸秆和土壤中重金属Cd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旋耕和免耕相比,翻耕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小麦籽粒和水稻稻谷中的重金属Cd含量.相同耕作方式下,是否秸秆还田对小麦籽粒和水稻稻谷中的Cd含量影响不显著.在翻耕条件下,表层土壤有效Cd和总Cd含量、小麦和水稻秸秆中Cd含量均显著低于旋耕和免耕处理.因此,从保证作物产量和降低农产品Cd含量的角度出发,翻耕可作为成都平原轻中度Cd污染耕地水稻-小麦安全生产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
文献关键词:
耕作方式;秸秆还田;Cd污染;轮作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奇;刘海涛;田静;姚莉;王宏;林超文
作者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成都61006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奇;刘海涛;田静;姚莉;王宏;林超文-.耕作方式对成都平原稻麦轮作系统吸收累积镉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2(19):109-113
A类:
B类:
耕作方式,成都平原,稻麦轮作,翻耕,旋耕,免耕,秸秆还田,原水,Cd,污染耕地,定位试验,秸秆处理,作物产量,土壤中重金属,小麦籽粒,稻谷,表层土壤,水稻秸秆,轻中度,耕地水,有效技术,技术措施
AB值:
0.21289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