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两种镜下胫骨隧道定位后交叉韧带重建比较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4字位全前方高位双入路与常规三入路镜下胫骨隧道定位后交叉韧带重建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0年12月在本院PCL重建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9例采用双入路,54例采用三入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血管、神经损伤.双入路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失血量均显著优于三入路组(P<0.05),但两组术中透视次数、下地行走时间、切口愈合等级和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Lysholm和IKDC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膝伸屈ROM无显著改变(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两组屈膝90.位后抽屉试验稳定性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Lysholm、IKDC评分、膝伸屈ROM和后抽屉试验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PCL胫骨隧道关节内口矢状位、冠状位及轴位测量位置数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Kellgren-Lawrence影像评级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4字位全前方高位双入路重建后交叉韧带与传统三入路重建后交叉韧带胫骨骨道位置无明显区别,相比之下,前者手术创伤显著小于后者.
文献关键词:
膝;关节镜术;后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隧道;定位技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玉强;李明;刘宁
作者机构:
郑州市骨科医院,河南郑州45005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玉强;李明;刘宁-.两种镜下胫骨隧道定位后交叉韧带重建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2(24):2229-2234
A类:
B类:
胫骨隧道,隧道定位,后交叉韧带重建,字位,前方,入路,临床结果,本院,PCL,医患沟通,围手术期,影像资料,神经损伤,组手,手术时间,总长度,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走时,切口愈合,愈合等级,负重活动时间,时间差异,时间推移,VAS,Lysholm,IKDC,伸屈,ROM,屈膝,抽屉,关节内,内口,矢状位,轴位,位置数据,Kellgren,Lawrence,评级,胫骨骨道,相比之下,手术创伤,关节镜术,定位技术
AB值:
0.311427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