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关节镜下改良由外向内股骨骨道建立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疗效
文献摘要: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改良由外向内股骨骨道建立技术与由内向外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PCL)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9月至2019年3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53例PCL断裂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6例,女17例;年龄21~58岁[(37.2±12.5)岁]。右膝29例,左膝24例。患者均行关节镜下微创PCL重建术。22例采用改良由外向内技术建立股骨骨道(由外向内组),31例采用屈膝120°由内向外技术建立股骨骨道(由内向外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测量的股骨骨道长度、术后3 d膝关节MRI测量的股骨骨道与关节内移植物夹角,以及末次随访时后抽屉试验(PDT)、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Lys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ROM)、伸膝肌力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5~38个月[(21.4±8.7)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末次随访时PDT、IKDC评分、Lysholm评分及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由外向内组股骨骨道长度为(38.6±2.9)mm,长于由内向外组的(32.4±2.5)mm(
P<0.05);股骨骨道与关节内移植物夹角为(147.5±3.1)°,大于由内向外组的(136.4±2.6)°(
P<0.01)。末次随访时患者伸膝肌力均达到Ⅴ级。由外向内组2例5°屈曲受限;由内向外组3例5°屈曲受限,1例10°屈曲受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感染、内固定物松动、伸膝装置损伤等并发症。
结论:关节镜下改良由外向内股骨骨道建立技术与由内向外技术均可获得良好的膝关节稳定性和功能,但改良由外向内技术可建立长度和角度更可控的股骨骨道。
文献关键词:
膝损伤;关节镜检查;后交叉韧带;重建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高士基;刘宁;王续鹏
作者机构:
郑州市骨科医院运动医学科,郑州 45005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士基;刘宁;王续鹏-.关节镜下改良由外向内股骨骨道建立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疗效)[J].中华创伤杂志,2022(03):247-252
A类:
B类:
关节镜下,由外向内,股骨骨道,后交叉韧带,内向,PCL,回顾性队列研究,郑州市,骨科,中男,右膝,微创,重建术,屈膝,组手,手术时间,道长,关节内,移植物,夹角,抽屉,PDT,IKDC,Lysholm,关节活动度,ROM,肌力,并发症情况,屈曲受限,内固定物,松动,膝关节稳定性,膝损伤,关节镜检查
AB值:
0.2215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