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难以复位的寰枢椎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难以复位的寰枢椎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50例,年龄(41.8±12.9)岁。用一期后路撑开、融合器置入的方式治疗绝大部分(
n=80)难以复位的寰枢椎脱位,少数病例(
n=2)行腹侧减压。对全部病例进行临床随访,分析术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指标改善情况。
结果:共80例(97.6%)进行了一期寰枢关节撑开、融合器置入,其中4例伴有侧方关节骨性融合,以骨凿切断;2例(2.4%)寰齿关节骨性融合的患者进行了经口齿状突切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8.6±7.3)个月。术后CT随访发现60例患者(75.0%)寰齿间距(ADI)恢复正常。患者术后ADI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4)mm比(5.0±1.5)mm,
P<0.05];术后齿状突距离钱氏线的垂直距离较术前下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3.8)mm比(10.2±5.2)mm,
P<0.05];术后6个月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7±1.5比11.2±1.7,
P<0.05)。75例(93.8%)患者在术后1年随访即形成寰枢关节间骨性融合。
结论: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绝大部分可通过后路一期寰枢关节撑开、融合器置入手术达到良好的复位。
文献关键词:
寰枢关节;寰枢椎脱位;手术策略;复位;减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段婉茹;张博彦;戚茂杨;辛宗;杜越崎;张璨;刘振磊;晏怡;陆云涛;菅凤增;陈赞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北京 10005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神经外科,重庆 400016;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广州 10241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段婉茹;张博彦;戚茂杨;辛宗;杜越崎;张璨;刘振磊;晏怡;陆云涛;菅凤增;陈赞-.难以复位的寰枢椎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22(43):3443-3448
A类:
齿状突切除
B类:
复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中男,后路,撑开,融合器,置入,绝大部分,腹侧,临床随访,影像学指标,指标改善,寰枢关节,侧方,骨凿,切断,经口,口齿,随访时间,齿间距,ADI,钱氏,垂直距离,下移,骨科,科协,JOA,节间,难复性寰枢椎脱位,过后,手术策略
AB值:
0.25213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