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数字化技术辅助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比较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数字化技术辅助手术治疗过伸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和数字化组.术前对患膝进行CT薄层扫描,将数字化组获得的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通过模型制定精准手术规划后行手术,传统组根据X和CT影像学资料制定手术方案后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等.末次随访采用膝关节Rasmussen评分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比较.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数字化组手术时间[(92.38±19.69)min]、术中出血量[(86.67±25.86)ml]、术中透视次数[(3.54±0.93)次]、住院时间[(10.08±2.62)d]、骨折愈合时间[(14.00±1.38)周]、完全负重时间[(10.46±2.11)周]较传统组有明显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数字化组HSS和Rasmessen评分优良率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数字化技术辅助治疗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能实现个体化手术方案设计,指导手术操作,具有减少创伤、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复位质量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文献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三维重建;胫骨平台;骨折;过伸;传统
作者姓名:
李旱雨;留成胜;谢伟;郑建平;汪桔仙;吴向科;黎高明;段媛
作者机构:
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骨科,浙江衢州 324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旱雨;留成胜;谢伟;郑建平;汪桔仙;吴向科;黎高明;段媛-.数字化技术辅助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22(18):65-69,73
A类:
Rasmessen
B类:
数字化技术,技术辅助,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内固定治疗,过伸,胫骨平台骨折,骨折疗效,疗效比较,辅助手术,衢州市,中医医院,骨折患者,薄层,数据导入,Mimics,三维重建,精准手术,手术规划,后行,手术方案,后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Rasmussen,特种,膝关节评分,HSS,膝关节功能,定比,随访时间,组手,ml,负重,优良率,辅助治疗,个体化手术,手术操作,短手,复位质量,术后恢复
AB值:
0.2881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