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新药时代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微小残留病状态的预后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新药时代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后微小残留病(MRD)状态的临床预后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治疗且接受AHSCT的MM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初诊时均有完善的基线数据。以新药为基础的联合方案诱导治疗后序贯AHSCT,AHSCT后第100天左右开始维持治疗。诱导治疗结束后、AHSCT后第100天左右、维持治疗期间每季度均进行病情评估。在AHSCT后的病情监测中,每季度均采用二代流式法检测骨髓MRD,至少动态监测12个月。根据患者的细胞遗传学特点分为高危组与标危组,再根据患者的MRD状态将各组分为持续阳性、短暂阴性、持续阴性三个亚组,分析与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的生存状况。结果:共纳入MM患者150例,中位年龄54岁(30~68岁),男87例(58.0%),女63例(42.0%);其中细胞遗传学标危组66例,高危组84例。中位随访36个月(16~72个月),标危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未达到,高危组中位PFS期为45个月(
P<0.001);两组中位总生存(OS)期均未达到,标危组与高危组的3年OS率分别是95.2%与78.9%(
P=0.001)。标危组中,各亚组中位OS期均未达到(
P=0.324),各亚组患者中位PFS期均未达到(
P=0.086)。高危组中,持续阴性亚组中位OS期未达到,3年OS率为100%,持续阳性亚组中位OS期为52个月,短暂阴性亚组中位OS期仅31个月(
P=0.002);持续阴性亚组中位PFS期未达到,3年PFS率为85.4%,持续阳性亚组中位PFS期为40个月,短暂阴性亚组中位PFS期仅17个月(
P=0.001)。
结论:MRD持续阴性可能逆转细胞遗传学高危MM患者的不良预后,MRD短暂阴性的高危MM患者预后不佳。
文献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微小残留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随访研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光忠;王国蓉;王慧娟;章艳茹;吴垠;李燕郴;刘爱军;冷芸;高文;陈文明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北京 1000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光忠;王国蓉;王慧娟;章艳茹;吴垠;李燕郴;刘爱军;冷芸;高文;陈文明-.新药时代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微小残留病状态的预后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22(30):2345-2350
A类:
B类:
新药时代,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微小残留病,病状,预后价值,MM,AHSCT,MRD,临床预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医院住院,住院治疗,初诊,基线数据,联合方案,诱导治疗,后序,序贯,维持治疗期,治疗期间,每季度,病情评估,病情监测,细胞遗传学,分析与比较,组别,生存状况,无进展生存,PFS,总生存,OS,不良预后,随访研究
AB值:
0.2160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