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加强胸膜疾病临床研究 改善胸膜疾病治疗流程
文献摘要:
本文结合过去10年最新的临床研究证据,对5类常见的胸膜疾病的治疗做一个简要的概括。(1)对于无症状的恶性胸腔积液(MPE),无须胸腔穿刺(胸穿)排液。对于出现症状的MPE,尝试一次胸穿大量排液以确定大量排液之后能否缓解呼吸困难或是否存在肺膨胀不全;只要大量排液能缓解气急症状,应以埋管引流和(或)胸膜固定术作为一线治疗手段。如果患者存在肺膨胀不全、胸膜固定术失败或积液出现分隔,则只能行埋管引流,胸膜固定术不再有价值。(2)基于肺结核的临床试验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如下:初治结核病6个月的治疗方案应当包括2个月的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联合治疗;巩固期为异烟肼和利福平联合治疗4个月。(3)联合胸腔内注入纤溶剂/脱氧核糖核酸酶可作为胸腔感染的初治用药,或作为外科手术后的后续治疗方案。推荐使用剂量为: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10 mg/次,每天2次;脱氧核糖核酸酶5 mg/次,每天2次。(4)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在处置首发的自发性气胸即使是中大量的气胸时,也宜采取更加审慎、更加保守的态度,无需急于排气。(5)与目前用于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标准化疗方案相比较,联合应用纳武利尤单抗和易普利姆玛的免疫治疗能够大大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提高存活率,提示免疫治疗完全可以成为不可手术切除的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
文献关键词:
胸腔积液,恶性;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腔感染;气胸;恶性胸膜间皮瘤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臻;施焕中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0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臻;施焕中-.加强胸膜疾病临床研究 改善胸膜疾病治疗流程)[J].中华医学杂志,2022(24):1786-1789
A类:
B类:
胸膜疾病,疾病治疗,临床研究证据,无症状,恶性胸腔积液,MPE,无须,胸腔穿刺,排液,大量排,呼吸困难,膨胀不全,解气,气急,急症,胸膜固定术,一线治疗,治疗手段,分隔,能行,再有,肺结核,临床试验,结核性胸膜炎,抗结核治疗方案,初治结核,结核病,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联合治疗,巩固期,纤溶,脱氧核糖核酸,核酸酶,胸腔感染,外科手术,手术后,后续治疗,使用剂量,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首发,自发性气胸,审慎,急于,恶性胸膜间皮瘤,标准化疗方案,联合应用,纳武利尤单抗,和易,普利,免疫治疗,生存时间,不可手术切除,结核性胸腔积液
AB值:
0.30896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