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集成MRI弛豫时间定量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及侵袭性评估中的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集成MRI弛豫时间定量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及侵袭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前列腺MRI常规序列和磁共振图像编译(MAGiC)序列扫描的前列腺疾病患者119例[共122个感兴趣区(ROI)],依据病理结果分为前列腺癌组(58例,61个ROI)和非前列腺癌组(61例,61个ROI)。前列腺癌组为前列腺癌患者,年龄48~85(69.8±5.9)岁,依据发生部位分为两个亚组:外周带癌组(43例,45个ROI)和中央腺体癌组(15例,16个ROI)。非前列腺癌组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或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年龄41~81(68.6±7.0)岁,依据发生部位分为两个亚组:外周带非癌组(45例,45个ROI)和中央腺体良性前列腺增生组(16例,16个ROI)。前列腺癌病灶分为低危(GS≤6分)和中/高危(GS≥7分)。前列腺癌组和非前列腺癌组 MAGiC图像经过后处理后得到T
1、T
2、质子密度(PD)值,同时用相关软件进行后处理生成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两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定量参数诊断前列腺癌和鉴别低危、中高危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各定量参数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外周带癌组的T
1值和T
2值[
M(
Q1,
Q3)]均低于外周带非癌组[1 201.3(1 103.5,1 298.2)ms比2 274.0(1 620.9,2 776.5)ms;78.0(74.0,83.8)ms比(160.6±54.9)ms](均
P<0.001),两组PD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中央腺体癌组的T
1值和T
2值均低于中央腺体良性前列腺增生组[1 073.3(1 003.9,1 164.9)ms比1 340.8(1 208.5,1 502.8)ms;76.9(74.8,82.8)ms比95.1(82.8,103.4)ms](均
P<0.001),两组P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区分外周带癌组与外周带非癌组时,T
2值显示出与ADC值相似的曲线下面积(AUC)(0.963比0.991,
P=0.105),而区分中央腺体癌组与中央腺体良性前列腺增生组时,T
2值、T
1值与ADC值的AUC均相似(0.867、0.930 比0.938,两两之间均
P>0.05)。ADC值、T
2值均与 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
r=-0.747、-0.453,均
P<0.001)。T
2值和ADC值在区分低危和中高危前列腺癌时的诊断效能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UC:0.787比0.943,
P=0.069)。
结论:集成MRI获得的定量T
1和T
2值能够鉴别前列腺癌和其他良性病变,T
2值与ADC值诊断效能相当。集成MRI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T
2值能够区分低危与中高危前列腺癌。
文献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集成磁共振成像;良性前列腺增生;弛豫时间定量技术;诊断;侵袭;表观扩散系数;病例对照研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宋娜;王涛;张丹;王卓;张少茹;于佳;蔡磊;马爱玲;张强;陈志强
作者机构: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科,银川 750004;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兰州 730050;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银川 750004;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遗传系,银川 750004;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病理科,银川 750004;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泌尿外科,银川 750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宋娜;王涛;张丹;王卓;张少茹;于佳;蔡磊;马爱玲;张强;陈志强-.集成MRI弛豫时间定量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及侵袭性评估中的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22(15):1093-1099
A类:
弛豫时间定量技术
B类:
侵袭性,总医院,常规序列,磁共振图像,编译,MAGiC,前列腺疾病,感兴趣区,ROI,病理结果,前列腺癌患者,发生部位,外周带,腺体,良性前列腺增生,慢性前列腺炎,癌病,GS,过后,T
,质子密度,相关软件,表观扩散系数,ADC,Mann,Whitney,检验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定量参数,参数诊断,高危前列腺癌,诊断效能,分析评估,Gleason,Q1,Q3,ms,分外,良性病变,临床应用价值,前列腺肿瘤,集成磁共振成像,病例对照研究
AB值:
0.18162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