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肿瘤患者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耐药基因及耐药性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耐药基因携带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治疗及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8年5月1日-2021年6月3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进行筛选,鉴定和药敏采用VITEK-2 Compact系统进行,采用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相关菌株的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AmpCβ-内酰胺酶(AmpC酶)等耐药基因型别,并分析药敏结果.结果 共收集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15株,经全基因组测序检测发现13株菌携带的碳青霉烯酶基因主要为blaNDM-5基因(6株)、blaNDM-1基因(3株)、blaOXA-1基因(3株),blaKPC-2基因(1株)、blaSME-4基因(1株)、blaOXA-10基因(1株).有3株菌均未检出碳青霉烯酶基因,12株菌均存在OmpK36膜孔蛋白基因缺失,有4株菌同时出现OmnpK36和OmpK35膜孔蛋白基因缺失,15株菌株均检出ESBLs基因或AmpC酶等相关耐药基因.15株菌对碳青霉烯类、氨曲南、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青霉素酶抑制剂、氟喹诺酮类等抗菌活性物质显示出较高的抗性,而对替加环素和阿米卡星有较好的敏感性.结论 医院肿瘤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耐药机制主要以产B类金属β-内酰胺酶NDM基因型同时合并ESBLs基因或AmpC酶等相关耐药基因及合并OmpK36膜孔蛋白基因缺失为主,并呈现多药耐药的特点.
文献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全基因组测序;耐药基因型;药敏试验;耐药性;肿瘤患者
作者姓名:
张丽;周凯;张晓煜;吴宗勇;吴卫星;党秀敏;谢争华;何希川;肖敏;齐军
作者机构: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检验科,广东深圳518116;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细菌耐药监测与质控中心,广东深圳518020
引用格式:
[1]张丽;周凯;张晓煜;吴宗勇;吴卫星;党秀敏;谢争华;何希川;肖敏;齐军-.肿瘤患者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耐药基因及耐药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2(14):2085-2089
A类:
OmpK36,OmnpK36,OmpK35
B类:
肿瘤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耐药性,感染防控,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VITEK,Compact,全基因测序,基因测序技术,碳青霉烯类耐药,广谱,内酰胺酶,ESBLs,AmpC,耐药基因型,基因型别,药敏结果,共收,全基因组测序,碳青霉烯酶基因,blaNDM,blaOXA,blaKPC,blaSME,未检,基因缺失,氨曲南,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酶抑制剂,氟喹诺酮类,抗菌活性物质,替加环素,阿米卡星,细菌耐药机制,类金属,多药耐药,药敏试验
AB值:
0.17926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