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缩宫素对新生儿哺乳行为表达及母乳喂养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缩宫素对新生儿哺乳行为表达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5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产房自然分娩的71对产妇及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缩宫素引产分为缩宫素组和对照组,采用Widstr?m的9个阶段观察记录新生儿行为动作,并在生后72 h、3个月随访母乳喂养情况。结果:最终纳入2组各35对。缩宫素组新生儿抬头或转头、手放入口中、身体向乳头移动、嘴唇接触乳晕、舔乳头、含乳头、有效吸吮的出现时间分别为(18.2 ± 5.4)、(27.8 ± 8.3)、(31.0 ± 10.1)、(44.3 ± 14.5)、(47.2 ± 15.6)、(49.4 ± 16.3)、(48.3 ± 13.6) min,明显晚于对照组的(15.3 ± 5.3)、(21.0 ± 8.1)、(24.3 ± 9.0)、(34.0 ± 11.4)、(37.2 ± 11.9)、(38.6 ± 11.8)、(39.6 ± 8.7)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3.35~-2.17,均
P<0.05);缩宫素组新生儿觉醒、活动、爬行、熟悉阶段的持续时间分别为(6.9 ± 3.2)、(18.9 ± 9.3)、(13.6 ± 7.9)、(9.2 ± 5.1) min,明显长于对照组的(5.1 ± 2.8)、(12.3 ± 7.1)、(10.3 ± 5.3)、(6.7 ± 4.3) min,吸吮阶段的持续时间为(35.1 ± 7.2)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9.6 ± 7.1)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3.25~2.28,均
P<0.05)。缩宫素组生后24、48、72 h的纯母乳喂养次数分别为(2.8 ± 3.1)、(4.5 ± 3.3)、(6.9 ± 3.0)次,低于对照组的(7.6 ± 3.6)、(8.9 ± 2.7)、(10.3 ± 2.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6.05、6.11、5.48,均
P<0.05)。缩宫素组生后3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77.1%(27/35),低于对照组的82.9%(2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0.36,
P<0.05)。
结论:产时应用缩宫素可能影响新生儿哺乳行为表达,对母乳喂养产生负面影响。
文献关键词:
母乳喂养,喂奶;新生儿;缩宫素;哺乳;皮肤接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云;张效艳;胥阳;崔敏;王爱华;张媛媛;刘文文
作者机构:
潍坊医学院护理学院,潍坊 261053;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产房,潍坊 261035;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免疫风湿科,潍坊 26103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云;张效艳;胥阳;崔敏;王爱华;张媛媛;刘文文-.缩宫素对新生儿哺乳行为表达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2(19):1453-1458
A类:
Widstr
B类:
新生儿,哺乳行为,行为表达,潍坊,产房,自然分娩,产妇,缩宫素引产,观察记录,母乳喂养情况,抬头,转头,放入,口中,乳头,嘴唇,乳晕,吸吮,爬行,纯母乳喂养率,产时,喂奶,皮肤接触
AB值:
0.2379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