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滇中南中元古代撮科蛇绿混杂岩地质特征及构造背景
文献摘要:
撮科蛇绿混杂岩出露于元江县撮科大寨及周边地区,受到后期构造作用影响发生一定的变质和变形.蛇岩性较为复杂,岩块与基质之间为断层接触.基质以硅质岩、熔结凝灰岩和花岗质砾岩为主,岩块的类型主要有辉石岩、辉长岩、辉绿岩、闪长岩、玄武岩、斜长花岗岩等.其中,撮科蛇绿混杂岩中熔结凝灰岩的SHRIMP锆石U-Pb龄为(1 170±7)Ma(MSWD=0.54,n=12),花岗质砾岩基质具有单一的年龄,为(1 151±5)Ma(MSWD=1.3,n=17);辉长岩岩块的 SHRIMP 锆石 U-Pb 年龄为(1 168±8)Ma(MSWD=0.72,n=17),斜长花岗岩岩块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 163±9)Ma(MSWD=1.83,n=15),花岗斑岩岩块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 186±6)Ma(MSWD=0.92,n=17).这些年龄指示该蛇绿混杂岩形成于中元古代晚期.撮科蛇绿混杂岩中辉长岩REE标准化曲线整体表现较为平坦的右倾趋势,具有与E-MORB相似的稀土元素特征.在MORB标准化图解中Nb、Ta没有出现明显的负异常,极低的Zr/Nb(8.65)、La/Nb(l.05)、Ba/Nb(10.72)、Th/Nb(0.10)、Th/La(0.09)、Ba/La(10.56)、Zr/Hf(43.4)平均值,且微量元素判别投点主要落入板内玄武岩范围,指示撮科蛇绿混杂岩应属于MORB型蛇绿岩,可能形成于板块伸展的构造环境.熔结凝灰岩锆石的εHf(t)值为-8.7~-4.7,平均值为-6.6,所有εHf(t)均为负,Hf同位素模式年龄(tDMC)为2 534~2 296 Ma,平均为2 408 Ma,指示熔结凝灰岩来自古元古代结晶基底的重熔.撮科蛇绿混杂岩的厘定,对重新认识原大红山群老厂河组的属性,研究扬子陆块西南缘中—新元古代岩浆和构造事件,划分扬子陆块基底大地构造单元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关键词:
扬子陆块西南缘;中元古代;撮科蛇绿混杂岩;锆石U-Pb年龄;SHRIMP;地球化学
作者姓名:
张良;张恒;龚成强;丁孝忠;张传恒;刘勇;高林志;刘燕学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良;张恒;龚成强;丁孝忠;张传恒;刘勇;高林志;刘燕学-.滇中南中元古代撮科蛇绿混杂岩地质特征及构造背景)[J].地学前缘,2022(02):180-197
A类:
撮科蛇绿混杂岩
B类:
滇中,南中,中元古代,地质特征,构造背景,元江县,大寨,周边地区,构造作用,作用影响,变质,岩性,硅质岩,凝灰岩,砾岩,辉石岩,辉长岩,辉绿岩,闪长岩,斜长花岗岩,SHRIMP,锆石,Pb,Ma,MSWD,花岗斑岩,REE,平坦,右倾,MORB,稀土元素特征,图解,Nb,Ta,负异常,Zr,La,Ba,Th,Hf,微量元素,投点,落入,板内玄武岩,应属,蛇绿岩,伸展,构造环境,同位素,tDMC,自古,古元古代,重熔,厘定,重新认识,原大,大红山群,老厂,扬子陆块西南缘,新元古代,岩浆,构造事件,大地构造单元,地球化学
AB值:
0.2947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