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低位直肠早癌的临床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低位直肠早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内镜中心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ESD治疗且病理诊断为结直肠早癌的44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63.90±9.99)岁,其中男性269例(59.9%),病变大小的中位数为20(14,27)mm.根据病变的不同位置分为低位直肠组(n=48)和对照组(n=40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时间、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低位直肠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性别构成比及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直肠组病变大小的中位数为20.5(15,34.5)mm,对照组病变大小的中位数为19(13,27)mm,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直肠组患者中位手术时间为60(33.25,88.75)min,对照组患者中位手术时间为40(25,60.5)min,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直肠组黏膜下层及以上浸润深度的比例为22.9%,高于对照组的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D治疗低位直肠早癌较其他部位病变的手术时间更长,肿瘤黏膜下深浸润的可能性更高.在术前充分评估适应证的前提下,ESD是低位直肠早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文献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早期消化道肿瘤;低位直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灿;邢洁;张希;孙秀静;张澍田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5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灿;邢洁;张希;孙秀静;张澍田-.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低位直肠早癌的临床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2(01):34-37
A类:
早期消化道肿瘤
B类: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低位直肠,临床分析,价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疗效及安全性,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内镜中心,病理诊断,结直肠早癌,平均年龄,中男,中位数,不同位置,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时间,整块切除,切除率,完整切除,并发症发生情况,性别构成,构成比,黏膜下层,浸润深度,术后并发症,适应证
AB值:
0.203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