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双胎妊娠孕期体质量增长与妊娠结局关系的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孕前不同体质量指数(BMI)的双胎孕妇孕期体质量增长的适宜值,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313例双胎孕妇,按照中国肥胖问题研究专题组提出的判断标准,按孕前BMI将调查对象划分为4组:<18.5 kg/m2为低体质量组(10例),18.5~24.0 kg/m2为正常体质量组(192例),24.0~28.0 kg/m2为超重组(93例),≥28.0 kg/m2为肥胖组(18例).按照IOM推荐的双胎足月孕期增重范围,分为增重不足组(120例)、增重适宜组(153例)和增重过多组(40例),研究孕期增重与母体并发症及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关系.选择孕周≥37周且活产双胎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2500 g的孕妇共计131例,计算不同BMI双胎孕妇孕期增重的P25~P75,确定孕期体质量增长的适宜范围.采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与孕前正常体质量组相比,孕前超重组及肥胖组均减少了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2500 g的风险[超重组(OR 0.551,95%CI 0.334~0.909),肥胖组(OR0.321,95%CI 0.115~0.891)],孕前超重组出现新生儿窒息的风险减少(OR0.353,95%CI 0.151~0.826),但孕前肥胖可增加妊娠期糖尿病(OR3.914,95%CI 1.443~10.618)及子痫前期(OR5.147,95%CI 1.715~15.451)的风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孕期增重适宜组相比,孕期增重不足增加早产(OR3.297,95%CI 2.000~5.433)和至少有1个为小于胎龄儿(OR2.732,95%CI 1.648~4.530)及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2500 g(OR 3.922,95%CI 2.319~6.635)的风险,但是可降低剖宫产风险(OR 0.407,95%CI 0.217~0.765);与孕期增重适宜组相比,孕期增重过多则增加妊娠期糖尿病(OR2.558,95%CI 1.254~5.219)及子痫前期(OR3.429,95%CI 1.475~7.970)的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孕周≥37周分娩,且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2500 g的131例孕妇,孕期总增重P25~P75范围分别为:孕前低体质量为15.50~18.75 kg,正常体质量为 12.00~20.00 kg,超重为 10.75~19.50 kg,肥胖为 10.00~16.50 kg,均低于IOM推荐范围.结论:双胎妊娠孕妇孕期体质量增长与其母婴结局密切相关,应对双胎妊娠孕妇孕期体质量管理加以指导,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文献关键词:
双胎妊娠;体质量指数;孕期体质量增长;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莫训群;乐江华;黄芯;冯艳
作者机构: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广西桂林541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莫训群;乐江华;黄芯;冯艳-.双胎妊娠孕期体质量增长与妊娠结局关系的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22(09):694-698
A类:
OR3
B类:
孕期体质量增长,体质量指数,双胎孕妇,桂林医学院,产科,分娩,肥胖问题,专题组,判断标准,低体质量,正常体质,IOM,足月,母体并发症,新生儿出生结局,孕周,活产,出生体质量,P25,P75,适宜范围,x2,回归分析方法,统计学分析,孕前超重,OR0,新生儿窒息,孕前肥胖,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OR5,早产,小于胎龄儿,OR2,剖宫产,孕期增重过多,多则,重为,双胎妊娠孕妇,母婴结局,孕期体质量管理,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
AB值:
0.2059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