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柚AP2/ERF转录因子的鉴定及其在柚采后表达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究柚AP2/ERF转录因子在柚采后的表达模式,为研究柚采后品质变化可能的发生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测定沙田柚采后不同室温保存时间下主要糖、酸的变化,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鉴定柚AP2/ERF转录因子家族成员,而后利用转录组测序和实时定量PCR的方法,对沙田柚采后AP2/ERF基因的表达动态进行分析.[结果]沙田柚采后总酸、柠檬酸和VC的含量均出现上升的趋势,苹果酸含量无显著变化,蔗糖含量呈下降趋势,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在柚的9条染色体上鉴定到了127个AP2/ERF转录因子,这些转录因子包括107个ERF基因、16个AP2基因、4个RAV基因和1个独立基因;共有63个基因在沙田柚采后过程中发生了差异表达,和刚采摘相比CgERF39表达量持续降低,CgERF1、CgERF63以及CgERF45表达量持续升高.[结论]证明了CgERF39、CgERF1、CgERF63和CgERF45是影响沙田柚采后品质的重要转录因子,为进一步明确沙田柚采后品质变化的机制提供依据.
文献关键词:
柚;AP2/ERF转录因子;转录组测序
作者姓名:
彭玉娇;宋芳菲;李美欣;邵元元;崔学宇;胡林;谭梦超;阮红燕;区燕丽
作者机构:
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地标作物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宁 530001;南宁师范大学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宁 530001;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地表过程与智能模拟重点实验室,南宁 530001;容县土肥植保经作站,广西 容县 537500
引用格式:
[1]彭玉娇;宋芳菲;李美欣;邵元元;崔学宇;胡林;谭梦超;阮红燕;区燕丽-.柚AP2/ERF转录因子的鉴定及其在柚采后表达分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2(02):179-190
A类:
CgERF39,CgERF1,CgERF63,CgERF45
B类:
AP2,表达分析,表达模式,采后品质,品质变化,发生机制,沙田柚,同室,室温保存,保存时间,利用生物,转录组测序,实时定量,总酸,柠檬酸,VC,苹果酸,酸含量,蔗糖含量,果糖,RAV,差异表达,采摘
AB值:
0.1979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