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吻合口狭窄的综合微创治疗效果:单中心60例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以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为主的综合微创方案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吻合口狭窄(BAS)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肝移植术后BAS受者的资料,其中男54例,女6例,年龄(48±10)岁.首先采用ERCP治疗,成功后放置胆道塑料或金属支架,失败者选择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会师法或经口单人操作胆道镜(SpyGlass)通过狭窄,以上均失败者则进行磁吻合再通法或其他特殊方法.总结肝移植术后BAS的发生及治疗情况,分析治疗结果、脱支架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 肝移植术后发生BAS的中位时间为8(4,13)个月,术后1年内、1~2年及2年以上诊断BAS的受者分别为39例、16例及5例.60例肝移植术后BAS受者均得到成功救治,其中56例首先进行ERCP,41例完成BAS治疗,成功率为73%,导丝不能通过是ERCP失败的主要原因;PTCD、SpyGlass及磁吻合再通法的成功率分别为5/9、5/7及7/8;2例通过经皮胆道镜导丝钝头突破技术和胆道十二指肠内瘘口放置支架治疗成功.38例经过3(3,4)次ERCP、13(8,18)个月支架留置后达到脱支架标准,其中塑料支架25例,金属支架13例,塑料支架留置时间较金属支架长(P<0.05).6例在脱支架后12(8,33)个月狭窄复发,复发率为16%.复发者再次ERCP治疗,5例成功脱支架无复发.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狭窄诊断时间迟、脱支架前ERCP治疗次数多是BAS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结论 以ERCP为主的综合微创方案可提高肝移植术后BAS治疗成功率,远期效果满意,BAS诊断时间迟、脱支架所需ERCP次数多是BAS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文献关键词:
肝移植;胆道吻合口狭窄;微创治疗;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经口单人操作胆道镜(SpyGlass);磁吻合;经皮经肝胆道镜;金属支架;塑料支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田文杰;董鼎辉;郝杰;陶杰;杨雪;田敏;刘学民;王博;孙昊;吕毅;李宇
作者机构:
710061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田文杰;董鼎辉;郝杰;陶杰;杨雪;田敏;刘学民;王博;孙昊;吕毅;李宇-.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吻合口狭窄的综合微创治疗效果:单中心60例分析)[J].器官移植,2022(05):597-604
A类:
B类:
原位肝移植,肝移植术后,胆道吻合口狭窄,微创治疗,单中心,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BAS,受者,中男,后放,金属支架,失败者,经皮经肝胆道引流,胆道引流术,PTCD,会师,师法,经口,单人操作,SpyGlass,磁吻合,通法,特殊方法,治疗情况,治疗结果,脱支,复发情况,中位时间,导丝,钝头,突破技术,十二指肠,肠内,内瘘,支架治疗,塑料支架,留置时间,多因素分析,诊断时间,治疗次数,治疗成功率,远期效果,经皮经肝胆道镜
AB值:
0.214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