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三阶梯"管理模式在提高护士抗凝剂皮下注射规范中的作用
文献摘要:
目的 评价"三阶梯"管理模式在提高护士抗凝剂皮下注射规范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建立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管理指导小组.由VTE预防管理指导小组核心成员(一阶梯)、各病区VTE小组网络成员(二阶梯)、各病区护士(三阶梯)形成"三阶梯"架构.将2020年2月至2020年5月的护士设为对照组(n=176)实施常规管理模式,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的护士设为观察组(n=215)在传统管理模式基础上实施"三阶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士抗凝剂皮下注射操作考核情况.结果 实施"三阶梯"管理模式进行院内护士抗凝剂皮下注射规范性管理前后,两组护士在抗凝剂皮下注射考核得分、操作考核是否合格、患者注射部位疼痛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抗凝剂皮下注射规范率由76.14%提高至93.02%,患者注射部位无痛发生率由10.23%提升至21.40%,轻度疼痛发生率由63.10%增至68.37%,中度疼痛发生率由22.16%降至9.30%,重度疼痛发生率由4.55%降为0.结论 实施"三阶梯"管理模式,结合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可以提高护士抗凝剂皮下注射规范率,缓解患者因局部注射产生的疼痛.
文献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抗凝剂;管理模式;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媛媛;王晓燕;高岚;邱利华;张莉;郑月月;史秋寅;乔兴田;胡玉慧;刘慧
作者机构:
210009 南京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媛媛;王晓燕;高岚;邱利华;张莉;郑月月;史秋寅;乔兴田;胡玉慧;刘慧-."三阶梯"管理模式在提高护士抗凝剂皮下注射规范中的作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22(09):913-916
A类:
B类:
护士,抗凝剂,皮下注射,规范率,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管理,核心成员,病区,组网,常规管理,传统管理模式,操作考核,行院,规范性管理,注射部位,无痛,轻度疼痛,增至,中度疼痛,重度疼痛,降为,质量管理工具,局部注射,护理质量
AB值:
0.2109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