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管理方式下秋季刺参养殖环境中菌群结构分析
文献摘要:
2017年11月(秋季),在辽宁省大连市青堆子海域(N39.78°,E123.32°)的自然纳潮、微孔曝气和养水机调水3种管理方式的矩形海参(A 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中,按照《国家海洋调查规范》(GB/T12763)规定的方法采集水样和泥样,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秋季不同水质调控方式下刺参养殖池塘水体和底泥中菌群群落结构特征.试验池塘面积为5.1 hm2,南深北浅,泥沙池底,实验期间各池塘不投饵和药.结果显示:三种池塘的底泥菌群多样性要高于水体中;养水机池塘水体中的菌群多样性高于其他两种池塘,微孔曝气池塘底泥中菌群多样性最高.水样和泥样中第一优势菌门都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次优势菌门有所不同,养水机、微孔曝气和自然纳潮池塘中,水样和泥样分别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Bao-teroidetes)和绿湾菌门(Chloroflexi)、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三种池塘内优势菌群群落构成相同,但其各自门、纲和属的相对丰度有所不同.本结果可为选择刺参养殖池塘的水质管理方式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文献关键词:
刺参;管理方式;高通量测序;菌群结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玉龙;林青;孙亚慧;王文琳;张津源;周玮
作者机构: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辽宁大连116023;辽宁轻工职业学校,辽宁大连116100;大连海葵环境监测科技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玉龙;林青;孙亚慧;王文琳;张津源;周玮-.不同管理方式下秋季刺参养殖环境中菌群结构分析)[J].水产学杂志,2022(01):52-58
A类:
子海域,N39,E123,postichopus,T12763,teroidetes
B类:
刺参,养殖环境,菌群结构,大连市,微孔曝气,养水机,调水,海参,japonicus,养殖池塘,海洋调查,集水,水样,高通量测序技术,不同水质,水质调控方式,池塘水体,群落结构特征,hm2,泥沙,池底,投饵,菌群多样性,曝气池,池塘底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次优,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Bao,Chloroflexi,和厚壁,内优,优势菌群,群落构成,相对丰度,水质管理
AB值:
0.30761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