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药药对及中药有效成分治疗眩晕的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中药药对的合理应用能提高临床方药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故众多医家在进行药物配伍时多喜用、擅长运用药对,以使临床疗效达到最佳.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不断提升,对中药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使得中药药物的内在作用机制得以进一步明确.因此,临床治疗疾病时,若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合理选用药对,并结合考虑药物有效成分及可靠的药理学作用,无疑将会极大地提高方药对临床疾病的疗效.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眩晕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在研究中药药对及中药有效成分治疗眩晕及作用机制上获得了较大的进展,其中研究发现中药药对如白术与泽泻、天麻与钩藤、当归和黄芪等及中药有效成分如三七皂苷、天麻素、川芎嗪等,通过对其进行合理的应用可实现多靶点、多途径产生协同增效作用以改善眩晕患者的脑部血管、血流等内环境,减轻炎性损伤,增加局部组织血氧供给,可有效缓解眩晕及其所伴随的耳鸣、心悸等症状.因此,文章就中药药对及有效成分在防治眩晕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用药组方防治眩晕提供新的思路.
文献关键词:
中药药对;有效成分;眩晕;研究进展
作者姓名:
罗刘军;陈兰;梁潇月;何鑫
作者机构: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530022;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卫生院,广西 南宁,53002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罗刘军;陈兰;梁潇月;何鑫-.中药药对及中药有效成分治疗眩晕的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22(33):81-84
A类:
B类:
中药药对,中药有效成分,分治,眩晕,合理应用,临床方药,医家,药物配伍,擅长,长运,达到最佳,现代科技手段,药理作用,中医辨证论治,药物有效成分,药理学作用,极大地提高,临床疾病,中研,白术,泽泻,钩藤,当归,黄芪,三七皂苷,天麻素,川芎嗪,多靶点,多途径,协同增效作用,脑部,炎性损伤,组织血氧,氧供给,耳鸣,心悸,临床用药,药组,组方
AB值:
0.32891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