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电解液及电解时间下表面形貌对45钢减磨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提高材料表面耐磨性,探究不同电化学加工参数所生成的表面形貌对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对45钢试件进行电化学试验,研究试件在不同电解液中电解时间对凹坑形貌的影响,以及表面形貌对45钢试件在干摩擦和乏油润滑条件下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加工后试件表面变得较为光滑,且出现了随机分布的圆形凹坑,圆坑的分布密度随着电解加工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2种摩擦条件下,试件的磨损体积变化趋势一致,均随着电解时间的增加先减小然后逐步增大;使用质量分数15%氯化铵为电解液时,表面凹坑半径随着电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试件过长的电解时间将导致表面质量变差.从试验得到的磨损体积与摩擦因数可知,凹坑直径范围在50~80 μm、深度范围在5~10μm为最佳试验组,在干摩擦与乏油润滑条件下,相比未电解处理的45钢试件,磨损体积分别下降了13%和14%.在20%氯化钠与10%次氯酸钠的混合电解溶液下,电解时间180 s获得最优的45钢试件,相比未电解处理的45钢试件磨损体积降低了33%.
文献关键词:
电解加工;表面形貌;电化学加工;摩擦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郝建军;李超;苏杭;闫献国;陈峙
作者机构:
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智能装备与控制技术研究所 山西太原03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郝建军;李超;苏杭;闫献国;陈峙-.不同电解液及电解时间下表面形貌对45钢减磨性的影响)[J].润滑与密封,2022(03):121-126
A类:
B类:
电解液,下表面,表面形貌,减磨性,高材,表面耐磨性,电化学加工,加工参数,数所,所生,摩擦学性能,试件,电化学试验,凹坑形貌,干摩擦,乏油润滑,摩擦性能,电解加工,工后,随机分布,分布密度,加工时间,磨损体积,体积变化,先减,氯化铵,表面凹坑,表面质量,摩擦因数,凹坑直径,直径范围,别下,氯化钠,次氯酸钠
AB值:
0.33737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