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热处理对超临界电沉积Co-Ni-P合金薄膜的摩擦学与电化学腐蚀性能影响研究
文献摘要: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辅助电沉积及后续热处理(200~600℃)制备钴-镍-磷(Co-Ni-P)三元合金涂层,热处理时间为1 h.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对超临界电沉积制备的Co-Ni-P三元合金涂层的微观形貌、相结构、硬度、摩擦学性能和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超临界CO2电沉积制备的Co-Ni-P三元合金呈现非晶结构,但经过400℃热处理后由非晶结构转变为晶体结构;Co-Ni-P涂层的硬度随着热处理温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当热处理温度为400℃时,表面硬度最高,约为780 HV.摩擦学和电化学腐蚀性能测试显示:热处理对Co-Ni-P薄膜的平均摩擦因数影响较小,处理前后合金涂层的平均摩擦因数均为0.12左右;但热处理显著影响Co-Ni-P合金薄膜的耐磨性能和电化学腐蚀性能,其磨损率和腐蚀速率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先减少后增加;当热处理温度在300和400℃时,Co-Ni-P合金分别呈现最低的磨损率和最好的耐腐蚀性能.
文献关键词:
Co-Ni-P合金涂层;超临界电沉积;热处理;摩擦磨损;电化学腐蚀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侯柏林;刘灿森;苏峰华
作者机构: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 广东惠州 516025;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广东广州 5106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侯柏林;刘灿森;苏峰华-.热处理对超临界电沉积Co-Ni-P合金薄膜的摩擦学与电化学腐蚀性能影响研究)[J].润滑与密封,2022(01):30-36
A类:
超临界电沉积
B类:
Co,金薄膜,电化学腐蚀,超临界二氧化碳,三元合金,合金涂层,热处理时间,热处理温度,微观形貌,相结构,摩擦学性能,非晶,结构转变,晶体结构,表面硬度,HV,摩擦因数,耐磨性能,磨损率,腐蚀速率,先减,耐腐蚀性能,摩擦磨损
AB值:
0.172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