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应用Maxent模型对我国珍稀植物刺楸分布预测及其保护空缺分析
文献摘要:
以我国温带-亚热带森林中被人类严重干扰的一种分布稀疏的树种——刺楸(Kalopanax seplobus)为研究对象,使用最大熵分布模型(Maxent)来识别影响刺楸分布的气候和地形因素,并构建了当前气候条件下的生境模型,结合现有的保护地边界信息,利用等分法将适宜性综合评价(P)划分为5个等级,评估现有保护地的分布对刺楸的保护效果.研究发现,降水是预测我国刺楸分布的最重要环境因子,其次是温度,再次是坡度.Maxent模型预测的刺楸潜在高适生(0.6≤P<0.8)和潜在极高适生区(P≥0.8)的面积分别为24.4万km2和9 126.8 km2,分别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5%和0.1%,主要位于我国辽东半岛山地-长白山南端、燕山、山东半岛山地、伏牛山-大别山、罗霄山脉中北部、南岭、鄂西南、武陵山系和除云南大部地区的西南各省市低于3 000 m的山地.结合保护地边界和刺楸的极高适生区范围,研究发现,87.5%的刺楸潜在极高适生区未在保护地有效范围内.建议在燕山、鲁中南山地丘陵和大别山的保护地加强对刺楸的保护监管力度,而辽东山地需要增加保护地面积或设立保护小区,同时总体上需要加强上述种群的连通性;而对于在我国西部山区的刺楸种群,需要适当扩大当地保护地面积或设立保护小区以便更好地囊括刺楸潜在极高适生区.
文献关键词:
刺楸;Maxent物种分布模型;分布预测;保护空缺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文波;胡理乐;布艾佳尔;闫伯前
作者机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北京,10071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规划院;北京农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文波;胡理乐;布艾佳尔;闫伯前-.应用Maxent模型对我国珍稀植物刺楸分布预测及其保护空缺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08):69-73,97
A类:
Kalopanax,seplobus
B类:
Maxent,珍稀植物,刺楸,分布预测,保护空缺分析,温带,亚热带森林,林中,树种,最大熵,地形因素,气候条件,生境,保护地,地边,适宜性,保护效果,环境因子,高适,适生区,km2,国土面积,辽东半岛,岛山,长白山,山南,南端,燕山,山东半岛,伏牛山,大别山,罗霄山脉,中北部,南岭,鄂西南,武陵山,山系,大部地区,各省市,未在,鲁中南,南山,山地丘陵,监管力度,东山,连通性,大当,囊括,物种分布模型
AB值:
0.33102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