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SSPs预测格木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文献摘要:
[目的]格木为珍贵硬材树种,由于木材珍贵,其天然林资源遭受严重破坏,分布范围急剧缩小,数量稀少,被列为我国二级保护树种,探讨格木适生分布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格木天然资源的保护与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格木55个天然分布点,以BCC-CSM2-MR气候模式和未来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作为气候数据,结合海拔、土壤以及人类活动因子数据,用MaxEnt模型预测SSP1_2.6、SSP2_4.5和SSP5_8.53种情景下格木在2041-2060年(2050s)和2081-2100年(2090s)的生长分布区.[结果]当特征组合(FC)为片段化(H)、乘积型(P)和阈值型(T),调控倍频RM=2.5时,预测结果较为可靠.综合贡献率、置换重要值以及刀切法检验得出温度年较差、1月降水量、海拔、年降水量、月平均昼夜温差是影响格木地理分布的主导因子.在SSP1_2.6、SSP2_4.5情景中,格木总适生区面积有着不同程度的减少;SSP5_8.5情景下,格木总适生区增加,并在此情景下出现生长优势.福建、广西、广东原有生长区域的北部,云南、西藏南部小部分地区,以及四川盆地南部地区将成为格木潜在适生区.分析格木在2050s、2090s的3种情景下质心迁移方向,质心有向北迁移的趋势.[结论]温度、降水、海拔是影响格木当前与未来气候情景下地理分布的主导因子,极端气候变化带来的大幅度增温增湿一定程度上对格木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广东、广西北部的低山丘陵,云南西双版纳等可实行引种栽培,以期扩大格木在全国的种植区域.但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应适时适地加强对格木资源的保护,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少气候变化对格木带来的负面影响.
文献关键词:
格木;SSPs;MaxEnt;气候变化;地理分布;物种分布模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明珠;叶兴状;刘益鹏;李佳慧;陈世品;张国防;刘宝
作者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明珠;叶兴状;刘益鹏;李佳慧;陈世品;张国防;刘宝-.基于SSPs预测格木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04):54-65
A类: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
B类:
SSPs,格木,潜在地理分布,树种,木材,天然林资源,严重破坏,分布范围,稀少,国二,二级保护,护树,分布区,天然资源,引种栽培,天然分布,布点,BCC,CSM2,MR,气候模式,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人类活动因子,MaxEnt,SSP1,SSP2,SSP5,下格,2050s,2090s,特征组合,FC,片段化,乘积,倍频,RM,综合贡献,重要值,刀切法,月降水,年降水量,昼夜温差,主导因子,此情,下出,生长优势,东原,藏南,小部,潜在适生区,质心迁移,北迁,未来气候,气候情景,极端气候变化,增温,增湿,广西北,西北部,低山丘陵,南西,西双版纳,种植区域,应对气候变化,物种分布模型
AB值:
0.4089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