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肌松阻滞水平对常见腰椎手术中SEP及MEP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肌松阻滞水平对常见腰椎手术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EP)及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常规腰椎手术患者100例,根据TOF-Watch SX加速度仪测定的T1作为分组标准,Ⅰ组(T1为0~10%)、Ⅱ组(T1为10% ~20%)、Ⅲ组(T1为20% ~30%)、Ⅳ组(T1为30% ~40%)和V组(T1为40% ~50%),每组患者20例.观察各组血流动力学指标、SEP参数、MEP参数等差异,以及剧烈体动发生率、手术时间、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住院时间资料.结果 Ⅰ组和Ⅱ组T1时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明显低于Ⅲ、Ⅳ、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Ⅱ组不同时间点心率、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Ⅳ和Ⅴ组不同时间点脑电双频指数(BIS)、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新意义(P>0.05).Ⅰ、Ⅱ、Ⅲ、Ⅳ和Ⅴ组SEP潜伏期和波幅基础值、T2时SEP潜伏期和波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Ⅳ和Ⅴ组T2时MEP波幅明显低于MEP波幅基础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T2时MEP波幅明显低于Ⅱ、Ⅲ、Ⅳ和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Ⅳ和Ⅴ组MEP潜伏期基础值、T2时MEP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Ⅳ、Ⅴ组剧烈体动发生率分别为5.00%、5.00%、20.00%、40.00%、45.00%,Ⅰ组、Ⅱ组剧烈体动发生率明显低于Ⅳ组和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Ⅳ和Ⅴ组手术时间、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肌松阻滞在腰椎手术中,若T1在10% ~20%基础值的肌松水平则有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对神经电生理监测影响小.
文献关键词: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肌松阻滞;腰椎手术;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谭海涛;陈涛;林友才;黎坚;王挺锐;唐松杰
作者机构: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脊柱外科 海南 海口 570102;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麻醉科 海南 海口 5701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谭海涛;陈涛;林友才;黎坚;王挺锐;唐松杰-.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肌松阻滞水平对常见腰椎手术中SEP及MEP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2(17):1897-1901
A类:
肌松阻滞
B类: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腰椎手术,手术中,SEP,MEP,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回顾性研究,海南医学院,手术患者,TOF,Watch,SX,血流动力学指标,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平均动脉压,MAP,不同时间点,点心,脑电双频指数,BIS,血氧饱和度,SpO2,潜伏期,波幅,组手,神经电生理监测
AB值:
0.1754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