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温度下短时间磁场处理对大鼠血清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研究在不同温度下不同磁场强度对体外血液的影响,为不同磁场对血液影响的研究提供参考思路.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室温组(25℃)和低温组(0~4℃),每个温度组又分别设置地磁场组(GMF)、亚磁场组(HMF)、强磁场组(SMF)和超强磁场组(ESMF).处理2 h后,立即取血清,对其中的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短时间(2 h)室温下ESMF能够使GOT活性显著下降(P<0.01),GPT活性出现下降趋势;低温环境或许能加强各磁场对GOT和GPT的效应;室温下HMF、SMF和ESMF以及低温下HMF和SMF都使2,3-DPG出现上升趋势,低温环境下ESMF能够使2,3-DPG显著降低(P<0.005);不同温度下各磁场对SOD活性暂无影响.结论:短时间亚磁场将保护体外血液蛋白酶活性,同时,血样运输中应避免超强磁场的负面影响.为揭示磁场效应机制以及临床和科研中血样的保存技术开发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依据和线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文献关键词:
血液保存;磁场;温度;大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2;3-二磷酸甘油酸
作者姓名:
王焱冰;刘炳君;刘缨
作者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2488;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脑与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焱冰;刘炳君;刘缨-.不同温度下短时间磁场处理对大鼠血清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22(24):3476-3480
A类:
ESMF
B类:
磁场处理,大鼠血清,磁场强度,置地,地磁场,GMF,HMF,强磁场,超强,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二磷酸,磷酸甘油,甘油酸,DPG,低温环境,暂无,蛋白酶活性,血样,运输中,磁场效应,效应机制,保存技术,技术开发,意义和应用,血液保存
AB值:
0.2732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