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大肠埃希菌致低龄患儿细菌性脑膜炎临床特征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为大肠埃希菌致细菌性脑膜炎低龄患儿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71例大肠埃希菌致细菌性脑膜炎低龄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年龄分为新生儿组(35例)和婴儿组(36例),分析两组患儿的脑脊液生化指标、炎性指标的变化特点,大肠埃希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新生儿组患儿脑脊液中的细胞数、蛋白量及葡萄糖变化均较婴儿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组与婴儿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大肠埃希菌比例分别为48.57%(17/35)和50.00%(18/36),对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均为100.0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分别为100.00%和97.22%;婴儿组抗菌药物使用疗程显著长于新生儿组(P<0.05).初始用药效果不佳而调整抗菌药物方案患儿54例,其中肾功能亢进11例(20.37%),且均为婴儿组患儿.结论 脑脊液生化指标对大肠埃希菌致细菌性脑膜炎新生儿的诊治具有参考价值,可为积极抗感染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大肠埃希菌致中重度细菌性脑膜炎治疗的首选药物,可显著提高疗效;感染细菌性脑膜炎的婴儿可能会出现肾功能亢进,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肾功能,并根据肌酐清除率的变化调整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文献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细菌性脑膜炎;婴儿;新生儿;临床特征;抗菌药物;肾功能亢进
作者姓名:
李思;何翠瑶;樊继山
作者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药学部·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思;何翠瑶;樊继山-.大肠埃希菌致低龄患儿细菌性脑膜炎临床特征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药业,2022(15):113-117
A类:
B类:
大肠埃希菌,低龄,细菌性脑膜炎,抗菌药物使用,药物使用情况,合理应用,新生儿,婴儿,脑脊液生化指标,炎性指标,变化特点,感情,蛋白量,广谱,内酰胺酶,ESBL,美罗培南,敏感率,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疗程,用药效果,肾功能亢进,治具,抗感染治疗,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中重度,治疗过程,肌酐清除率,抗菌药物治疗
AB值:
0.17834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